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透一个企业的本质?
企业,本质,你的如何看透一个企业的本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如果思维依然停留在第一层,无论看过多少书,走过多少路,都很难真正的看透本质。而如果你总能用与众不同的第二层思维去思考,就会更接近真相,从而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我听过最傲娇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人人都理解你,你该是有多平庸。
三、归纳和演绎
不过,通过第二层思维思考问题,并不一定每次都正确。还有一种可能是,你想多了!或者你走火入魔了!此时,你必须想办法检验你看到的那个“本质”是否正确。
所以,我们不仅要对过往的经历和思考的点滴进行抽丝剥茧的提炼和总结,还要将新的理论应用在更多的生活场景中,并让它经受检验。无论投资还是其他领域,形成认知的过程几乎都逃不出“归纳+总结”的套路:
归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通过第二层思维思考,得出结论;
演绎:从结论出发,提出一系列的预测,通过搜集经验、事实和证据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比如,你发现王者荣耀让无数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于是你通过第二层思维的深入思考得出“人类常常被自己发明的东西控制”这个结论,并且发现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人类发明了酒精却会被它灌醉;人类发明了钱币却会为它利益熏心……于是你推测“人类发明了人工智能,最后可能会被它控制”。
一个人,就是在一次次的“归纳和演绎”中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洞察本质,不断成长。
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社会,我们无处不被越来越琐碎的信息包围,然而信息的泛滥导致我们逻辑能力越来越差,大部分人拥有的都只是一种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不是思考的能力,结果成了人云亦云的泛泛之辈。
然而那些依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却保持着清醒头脑和判断,他们依然可以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从而作出更加正确/长远的决定。
那么,该如何形成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呢?
工作中有一个高效的逻辑思维能力无比重要。它能立刻让你找到问题的关键,让问题引刃而解。
逻辑思维的过程,是化繁为简,目的,是找到解决方法。因此,所有和“寻求解决方法”无关的信息,都是无用信息,都需要剔除。
我很喜欢《教父》这部电影,里面有一句话让我记忆至今: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举个例子,我在工作中经常会给高层领导做汇报PPT。这种PPT通常需要控制在10-15页以内,因为越高层的人,时间越宝贵,就越需要尽快了解和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关键(所以他们才是高层啊!)。底下的人动不动写上十百来页的PPT,没有一个领导愿意看,反而会觉得你工作能力差,废话连篇。
一眼就洞穿事物本质的人,能够抢得先机。在别人还在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在职场中自然就成长地比别人快了。
下面是我在平时工作中总结的一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心得。
一、Be MECE
MECE取自“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发音读作“Me See”。起源于麦肯锡的一位资深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她在《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我强烈安利给大家去买)中第一次将这个概念提出,成为后来战略咨询行业的重要原则之一。
相互独立,意味着将能够影响问题的原因拆分成有明确区分,互不重叠的各个因素。完全穷尽,意味着全面周密,毫无遗漏。
通常运用MECE都是从一个最高层的问题开始,逐层向下进行分解。首先列出你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将问题拆分成子问题,并保证它们之间互不重叠和干扰。同时保证你把能够想到的子问题全部列了出来。
实际运用中你只用不停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是不是把所有的可能因素都考虑到了,有没有遗漏的?如果有,再去找。
2.这些因素之间有没有互相重叠的部分?如果有,进行去重。
举个例子,比如你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该不该现在跳槽?” 那么对这个问题的分解可以如下图所示:
二、归纳和演绎
这是两条基本的认知事物和思考的逻辑法则。简单通俗来说:
归纳,是把具备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寻找共通点。
演绎,是把互相之间形成影响的因素,按照事物因果顺序、时间先后顺序,重要程度顺序排列出来,再寻找突破口。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归纳(龙,风,老鼠各为一类)。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演绎(由太极开始,向后递推的顺序)。
工作中所有的问题,你都可以把它用演绎或者归纳的形式进行拆分。我喜欢把这个过程称为“解构”。归纳演绎和前面提到的MECE经常会搭配使用,在归纳演绎的过程中,坚持MECE的原则,能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种单一的因素,这个过程犹如抽丝剥茧,将一团乱麻理地条条顺顺。
水木然认为:唯有那些依然具备逻辑思考能力的人,才能保持着清醒头脑和判断,才可以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从而作出更加正确/长远的决定。
下面是我思考问题时会遵循的一个思维提纲,大家可以参考:
1.核心问题是什么?(只能有一个,如果有很多,找到最重要的那个)
2.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来龙去脉,历史原因)
3.和现在这个问题有关的人物和因素有哪些?(记住MECE法则,用归纳法,一一并列出来)
4.哪些是导致这个问题的关键原因?
5.哪些是次要原因?
6.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方法?(用归纳法,写出所有可能。用演绎法,找到每种方法实施的具体步骤)
7.解决这个问题,你现在欠缺哪些条件或者资源?
8.如何去弥补这些条件上的欠缺?
9.你的时间规划是怎样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
10.最后一步,just do it.
以上是我思考问题时通常会遵循的思维方法,多运用几次之后,你会不自觉地按照这个逻辑去面对任何你遇到的问题。不仅是工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复杂,让人不知所措的问题,都能轻松化解。
应用举例:你现在是一名助理,刚刚老板告诉你需要帮她订周日的机票飞往北京,可是你发现周日的机票几乎全部卖光了。此时你手上还有三封邮件没有发,下午还有一个会议要参加。
1.核心问题是什么?(只能有一个)
老板周日要去北京,可是航班机票都订光了。
2.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什么?(来龙去脉,历史原因)
周日公司在北京将有一场重要的宣传活动,持续两天,因此老板必须在周日之前赶到。另外,周五老板早上有一个会议,下午就没事了。因此周五下午到周六是老板可以前往机场的时间。
3.和现在这个问题有关的人物和因素有哪些?(记住MECE法则,用归纳法,一一并列出来)
你是老板的唯一助理,这个事情只有你一个人负责。老板要坐飞机,因此关键因素是各大航空公司周末飞北京的航班时刻表以及剩余座位信息。
4.哪些是导致这个问题的关键原因?
上一篇:2019年一级建造师成绩出来了,感受如何,失败的是否坚持,成功的打算怎么利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