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秦朝在后期短短二十载就完全分崩离析?
秦国,秦朝,六国为什么秦朝在后期短短二十载就完全分崩离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20年风雨兼程,其实整个大秦王朝走的并不容易,难道真的是咎由自取吗?其实如果我们当时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或许也会有同样的选择,历史已经翻篇,但是那段时间却永远无法忘却,这也就是它最终的宿命与结局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起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然而到公元前207年秦国灭亡,秦国只存活了短短十五年?是什么原因致使秦国速亡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方面,严苛的律法。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以法家思想治国,严明律法,秦朝的统治者认为只有严苛的法律才能约束百姓,使之安分守法。其中在商鞅改革中,律法中就有一条什伍连坐法,律法规定,亲人夫妻之间发现罪行都要相互举报。如果一家有罪,知情者不举报,则十家连坐。到了秦始皇统一之后更是将这种秦法做了更为细致的规定,将几乎所有罪行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并规定了最为严厉的刑罚。在这样严苛的律法下,平民稍有不慎,便会触动法律,甚至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也会因为连坐而受到刑罚。陈胜吴广的起义就是在“逾期处死”这样秦法的规定下揭竿而起,掀起秦末农民起义大潮的。
第二方面,赋役沉重,大兴土木。秦始皇统一之后,对全国的赋役制度进行了重新制定。在秦朝统治下,农民不仅要担负沉重的赋税,还有服兵役、服劳役等各种杂役。尤其是劳役,秦始皇时期的劳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数十倍之多,秦国治下每户的青壮年男子每年都要强制性地服军役,更要花费精力和时间去服劳役,一年当中几乎都在服各种各样的劳役。秦政规定,每一位男子从未成年就就开始服劳役,每年都有,一直持续40多年方才中止,在这样繁重的徭役制度下,农民根本无心无力来安于生产。
另外,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好大喜功,开始大兴土木,修建营造诸多大型工程,诸如阿房宫,长城,秦直道还有最为知名的秦始皇陵,这些工程耗费了国家巨大的人力财力,全国的劳动人口几乎都被强征到这些浩大的工程上。沉重的赋役成为农民迫切希望秦朝覆灭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方面,文化禁锢。秦统一天下之后不仅在政治上实行封建专制,在文化上也实行专制高压政策。秦始皇为了独尊法家思想达到愚民统治,便放弃了自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对除法家之外的文化思想一概摒弃,并予以残酷镇压,最知名的莫过于焚书坑儒事件。他的这种文化禁锢不仅没有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反而使人民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怨声四起,最终催生了反秦起义。
虽然秦朝只历十数年,但是它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国家本身就是奠基者的存在。它实行的封建专制思想以及实行的郡县制的国家行政体制都对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秦朝,在战国七雄当中,他的变法算是比较晚的了。知道秦孝公时期才开始重视农田作物,公元前348年才开始对内部征取税收。
没办法,秦国地处西部,远离中原,又要应对来自北方和西方的蛮族战争。这也就是为什么,曾经能和晋国像对峙的秦国,战国初期却被晋国的儿子按在地板上摩擦的原因。
但是呢,这劣势却反而成为秦国的优势。因为六国改革的比较早,经济也因此发展的不错,因此国内早已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再加上分封制的关系,六国国君很难将所有的资源全部集中投入到战争当中。
而秦国因为发展的比较晚,国内经济比较落后,也没什么好争的,因此国内的利益关系比较简单,能够比较容易的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财政制度。
当然了,若不是商鞅变法,秦国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反杀魏国,收复河西之地。
因为秦国的政治较为简单,国君的支配能力较强,集权程度也更高,所以商鞅所采取的是非常激进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将每一个人都纳入到国家体系之中,让每一个人都为战争出钱出力。
为此,商鞅变法主要集中在这4各方面:
1,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
地方上实行县制,各县由中央直接管辖,各县官员也由中央统一指派,并且建立什保制度,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2,控制粮食流通,限制人口自由流动
土地属于人民,但人民不能随便离开自己的土地。
3,军功授爵制
设立20个爵位,依照军功来进行授爵。
4,鼓励六国向秦国移民
由于秦国发展的较晚,因此国内是地广人稀。
这些措施的实行,让秦国内部的所有人都加入到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当中。根据汉代董仲舒的评价,他认为变法过后,秦国百姓的徭役负担增加了30倍,秦国的赋税收入增加了20倍,足以看出秦国依靠着强大的财政机器,从民间获得了多么巨大的资本。
也正是如此,秦国可以轻轻松松的组织起数十万大军,并调动足够多的资源,去支持大军的远程作战。也正是如此,有的人问,当年亚历山大要是带领马其顿远征军越过喜马拉雅山来到中国会怎么办。
能怎么办,无非就是让秦国去挖个能容纳几万人的坑呗。
依靠这么高效的制度,秦始皇最终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是,为什么强大的秦国军队,能轻松应对六国军队,却无法对抗农民起义军呢?
原因就在于,秦朝的财政制度,是为了战争而准备的,而不是为了和平的发展经济而准备的。
秦朝的财政制度,是为了武力征服而设计的,但是在和平时期,是需要转换成政治征服的。
在以往六国的控制区域内,人们是十分自由的,因为六国实行的是分封制。但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制,所有人都必须按照严刑峻法来。也正是如此,秦朝依靠中央集权制,便能在庞大的区域内,继续调动全国的资源。
但秦始皇已经统一六国,还能有谁会是他的敌人?于是秦始皇就将目光投向了北方和南方。原本就已经消耗巨大的秦朝,却无法停止战争状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