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30岁了,因为儿子教育问题和媳妇大吵一架,感觉她太惯着孩子了,我觉得孩子必须有人教育,我错了吗?为什么?
孩子,问题,教育孩子30岁了,因为儿子教育问题和媳妇大吵一架,感觉她太惯着孩子了,我觉得孩子必须有人教育,我错了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哈哈哈!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青年人的,我们不能越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孩子我有一些心德,自认为女儿还是很优秀的[害羞]这位先生请一定要和媳妇商量好,切勿当着孩子的面前吵架,孩子的教育不是你教他什么他就会按照你的意思去成长的,而是你们夫妻平常的为人处事,他会在旁边看着学习。你不妨了解一下大部分爱看书爱搞科研的孩子成绩都很好,而一些夫妻关系不好的孩子很叛逆。给孩子营造一个家庭和睦的环境,孩子都很聪明,比如你在家平常说话办事都很有主见且很有威望,你就是不怎么管孩子,但你只要随便说一句什么话孩子都会按照你的意思来照做。我很少管孩子只要不犯原则错误也很纵容孩子,一旦犯错我只要一个眼神她就知道收敛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和媳妇吵架,很多家庭都存在这样的苦恼。你觉得孩子必须有人教育,这没错,但你因教育问题和孩子妈妈大吵一架,就是大错特错了。
主要原因在于:1.父母吵架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激烈纷争的环境容易使孩子缺失安全感。2.吵架是最糟糕的处理家庭异议方式,因为吵架过程中夫妻双方都带着强烈的不满情绪,以致于无法理性有效沟通。3.教育孩子是夫妻双方共同的任务,别让一时意气伤了你终身战友的心❤。
吵完架后,你在反思“我错了吗?”,就说明你已经意识到问题了。别再纠结错没错了,你只是重视孩子的教育,关心则乱。抓紧处理吵架的不良影响更重要,你可以试试以下方法步骤:
1. 尽快回家给妻子一个拥抱,表示你对吵架行为的后悔,并感谢她对孩子对家庭的付出。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发现,20秒的拥抱或40秒左右的凝视,能降低血压、稳定心率,并释放令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催产素。这能减轻压力、缓和矛盾,让妻子明白你是爱她的,即便有不同意见,也是可以坐下来沟通解决的。感谢妻子对孩子对家庭的付出,在于平息吵架过程中你可能口不择言的指责妻子没有合理教育孩子,让妻子的情绪平静下来,有助于下一步共同去解决问题。
2. 和妻子一起去探讨孩子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试着理解对方的育儿理念,即便不能完全赞同,也尝试找出处理当前问题更合适的方法。
讲讲我家真实发生的故事:那天我刚回到家,就听到水龙头一直哗啦啦响个不停,看到我先生正在书房处理他的工作,女儿在洗手台玩水,溅起的水花把两岁半的女儿毛衣都打湿了。我内心一个声音马上响起来:这个爸爸只顾着自己的事,完全不管孩子,浪费这么多水,孩子还会冻感冒。长期的家庭教育从业习惯让我平静下来,问我先生:孩子在玩水,把衣服弄湿了,你在工作,是不是没有看到啊?首先,只描述你视角下看到的实际情况,听一听对方的看法。先生回复我:孩子喜欢玩水,给她玩够了,下次她就不玩了。我虽不能完全赞同,但也认为孩子对水有好奇心,偶尔玩一下也是可以的。之后我抱孩子去卧室换上干净的衣服,从厨房拿出孩子吃饭用的小围裙给她围上,并把洗手台下水的按钮关上,这样孩子可以存一部分水玩,不要浪费太多水。事情果然像先生预想的那样,现在孩子不怎么玩水了,因为她不再对水那么好奇了。
育儿理念流派众多,各种方法百家争鸣,因为孩子没有完全一样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尽可能地多观察自家孩子状况,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即便过程中理念不一致,也可以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方法,寻找更多依据,双方坐下来充分沟通。因为在家庭里教育孩子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事,需要家长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改进,求同存异,找出当下更合适孩子的教育方法。
3. 和妻子一起去向孩子道歉,并解释吵架是父母沟通的方式不正确,父母也需要学习改进。同时,指出孩子的问题,并让孩子一起来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很多孩子听到家长因为他而吵架,内心都是恐惧不安的。孩子很容易认为是自己导致父母生气,还会担心父母会分开不要他了,这些联想可能会造成孩子敏感,胆小,内心缺失安全感。告诉孩子不是他的错,是爸爸妈妈错了,爸爸妈妈没有学会友好沟通,也是爸爸妈妈太急躁了,没有控制好情绪。同时表明爸爸妈妈都很爱你,希望你更好,我们现在来看看怎么一起去解决存在的问题。
教育孩子是件责任重大,费心费力,同时还历时极长的系统工程。夫妻双方应携手共进,友好沟通,求同存异,齐心协力完成对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孩子教育问题。
无论何时,请记住:为孩子营造安全、愉悦、进步的家庭氛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确实需要管教,但是不能采取极端的方式,孩子10岁了,或多或少懂点事了,跟孩子做朋友讲道理,寓教于乐的方法我想应该可以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