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30岁了,因为儿子教育问题和媳妇大吵一架,感觉她太惯着孩子了,我觉得孩子必须有人教育,我错了吗?为什么?
孩子,问题,教育孩子30岁了,因为儿子教育问题和媳妇大吵一架,感觉她太惯着孩子了,我觉得孩子必须有人教育,我错了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同感,不过教育孩子是个永恒的话题,没有照搬的模式,只是几点建议:
1.要看孩子多大。5岁以前惯着尚好,但要有度,比如对老人尊敬、对小朋友谦让一定得管好,吃饭穿衣之类的可以惯着一些,毕竟稍不留神,想惯也不行了。
2.要一个人主管。小孩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当然父母会在分析自己孩子是什么才上有分歧。但是,如果父母之间分不出高下,建议还是一人管着为妙。
3.要讲策略。不要在小孩面前吵,另外小孩不可能是一个人一直带,见缝插针实施自己的“方略”即可,不需要钢枪,打野也行。
4.老人争执不下,一个原则,谁带的多谁有理[大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教育问题确实各有各的想法。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就显得沟通的重要性了。在尽可能平和的状态下,夫妻二人达成共识,如果真的达不成共识,可以让其中一方先按照他的想法去做,然后发现这种做法的错误,再和对方进行讲理。有时候越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越是达不成共识,不如退一步再看看。也许会出现转机。也可以关于教育问题,二人一起去请教教育专家,相信权威的力量还是会让夫妻二人都信服。达成一定的共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之间最好的教育,就是共同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父母意见必须统一。可以和我沟通,我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讨论的,是如何处理你们俩教育理念分歧的问题。事实上,许多夫妻在子女教育上都存在很大的分歧,有成天为此吵架的,甚至大打出手的。这本身给孩子很坏的榜样,他将来解决冲突和分歧很可能也会用一样的方式。
因此,两个人一定要冷静地协商。有一点是:无论如何,你无法改变他或者她,是你孩子爸爸或者妈妈的这一事实! 即使你俩分开也没用。那么,你就得冷静地面对事实,而且,你最好承认对方的教育理念。我说的是承认其存在,不是认可。不认可也得首先承认其存在,否则你们的教育会一团混乱。
你可能会尝试改变对方的教育理念,这是可能的,但切记不可以讲大道理,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大道理,尤其是孩子教育这种象一日三餐的东西,每个正常的父母都能找出成堆的理论,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唯一的办法是以很友好的态度,去影响对方的直觉:可以通过分享一个朋友的育儿经验;一起讨论一本育儿书;一起看一场有关儿童教育的影视剧,如果双方都不反感,可以关键处简短探讨。引导直觉需要耐心,要长期,持续,不可能短时间见效,当对方的直觉受到影响,其行为就会发生改变,并会不自觉地找理论根据。
育儿的理论、各种研究成果一直以来层出不穷。就像我在知乎提出的四个国外著名的育儿专家的争论,其中两个认为基因决定了儿童及父母的性格,因而家庭教育的作用是无所谓的。这种理论听起来确实有点骇人听闻,但也确实是一项研究,以尊重科学的角度,我们也不能说他们一定不对。毕竟,人类还曾经认为日心说是错的。
因此,与其与配偶争论教育理念的对错,不如在对方的教育方法下,在嵌入你的教育方法。题中妈妈散养的教育方法,不正好给你亲自教育孩子流出巨大的空间吗?你想教什么,怎么教,不都由你设计。当然,你最好设计一套边玩边学的方法,这样不容易引起你配偶的反对。
如果你无论怎么做,对方都反对的话,你们需要一个严肃的沟通,定好互不干涉原则。
最后,散养看起来有点像放手,听起来确实不让人放心。比起西方现在提倡的\"快乐教育\"还激进一点,后者至少还是有教育的。\"快乐教育\"在西方现在也存在争论,在日本用\"宽松教育\",从2002年开始实行,2016年5月10日取消,日本向\"教育强劲化\"方向改革。香港也引进快乐教育,结果大家都看见了,竞争不过就只能耍无赖。
当然,教育首先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去引导,强力去压迫孩子学,只能适得其反。象朗朗这样的例子,只能是特例,我们得为他庆幸,他总算活下来了。
教育不能以特殊例子为榜样,我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坚强、自信、达观。这就要求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找到方向,也需要用适当方法帮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阅读习惯,如果孩子十分钟都无法集中精力看一本书,恐怕也有问题。
任何理念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走极端,教育也是如此。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培养出没有竞争力的学生无异于自毁长城,但是社会也在发展变化,也不能光培养出一些听话机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小孩教育问题夫妻吵架,甚至动手,肯定不只是你一家。
才30岁,小孩应该没上小学,就为孩子吵架,有点过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