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旧社会地主要雇人种地,而不是把地卖出去?
地主,土地,农民为什么旧社会地主要雇人种地,而不是把地卖出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地主土豪是同时代的词,土豪流传开了地主为什么没就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旧社会土地是农民的命脉,没有土地就无法活命。不象现在,农民可以去城里打工,旧社会农民只有种田地一条路。那时地主掌握了大量的土地,90/100的农民没有土地,靠去地主家租几亩土地种,到作物收获时交地租给地主。有的家里太穷的,被地主雇到他家去帮他种田地,赚饭吃和极少的工资(到年以稻谷付工资)。那么为什么地主要雇人种地,而不是把土地卖出去哩?以下我们来详细分析。
一、地主雇人帮他种田地,付出的是极少的工资,农民吃的是最差伙食,干的是最重的活,每天起早贪黑的帮地主干,收获的粮食除去极少的农民工资,全部是地主的。他们不劳动却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且年年有收成。
二、由于地主家的粮食堆成山,大部分贫穷的农民,年年粮食不够吃。被迫去地主家借高利贷粮食度难关,地主从中又赚了一笔额外乏财。
三、如果地主把地卖出了,只得一次性得地价,不能年年得到土地产出的新利润,也没有老板当。卖地的钱年复一年的用,终有用完的时候,用完了就变成了一个穷光蛋。从长远眼光来安排,把地卖出去不如雇人种或把地租给别人种,地长期是他自己的。
四、地主没有把地卖出去,掌握了土地的主动权,土地是无价之宝,年年可以帮他产出新利润。地主可以不劳而获,财富不断增加。
旧社会农民以土地为生存,没有土地就无法生活,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地主对这点看得很清楚,所以地主宁愿雇人种田地,或把田地租给农民种,也不会把田地卖出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地主之所以雇人种地而不把土地卖出去,是因为土地是他们维持富裕生活和优越地位的唯一资本,在旧社会的农村,如果失去了土地,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地主决不会把土地卖出去。
雇人种地,是地主谋取剩余价值的手段,表面上看,雇人种地要付工钱(或给粮食),是公平交易,其实,地主已经从中获得了雇工所创造的大部分剩余价值。地主就是靠占有这种剩余价值富起来(并富下去)的,雇佣劳动者往往不知其中的奥妙,甘于被雇佣。
其实,雇工得到的工钱(或粮食),只是他们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的很少一点,他们的大部分劳动都无偿地被地主占有了。这就是剥削的实质。
要知道,地主的土地,如果不被人耕种,它是不会自然长出粮食的,也就是说,它不会自动产生价值。就像资本家的机器,如果没有工人去开动(自动化程度再高也离不开人的掌控),它就不会自已生产出产品,就不会有价值产生一样。资本家雇人做工而不把机器卖出去,道理是一样的。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一切资本的属性,拥有资本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把资本卖出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有万贯钱不如几亩田!土地在过去的无工业时代就是造钱机!好比现代的人民银行!过去人除了种地就有二个挣大钱、挣快钱的途径,一个是当官另一个是经商,商起源于春秋盛于战国,钱也是随商而生,算后来者。官也好,商也罢!都没法恃久存在,那么土地是置办家业而永久生财的最佳选择。所以做官的、经商的首先给后辈能留下的家业就是土地。人说的家大业大就是拿土地来恒量的!
地主都知道土地的金贵,也知道先人们创业不易更知道钱花了还会挣回来,地失了根就烂了的道理!他们轻易不会把地卖了。雇人在过去很正常,有长年一生的叫长工,有临时收种雇人叫短工。家大业大的地主深知人生经营之道,自个的子女是走文化路,入仕官途或经营商贾以壮家势。家中有世代佣人和长工来完成土地的生产,大部分的地主业大了就把土地租出去,收部分租金,这些租金还能再行买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是地主?地主就是地的主人,主人就是靠土地这资源来积累财富的。
民谚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土地是个宝,庄稼离不了。通过这些话语就可以看出,土地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生产资料,它可以保证人们丰衣足食。谁拥有了它,谁就掌控了人的生命线,并且可以通过它可以持续不断的获得物质财富。
换句话说,如果把地一次性卖出去,就算获得了一定的财富,它也不是持续永恒的,钱总有花完的时候,所以精明的地主雇人耕种土地,也是不会出卖土地的。
其实过去地主经营土地,就像现在房东的房屋出租是一个道理,房屋出租可以获得租金,一但出卖,就等于是把活钱变成了死钱。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和婆婆闹僵。老公又孝顺。但我现在真的烦婆婆了。就算为了老公也不能再忍了。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