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演义,战争,人物《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先生根据历史和坊间传说再加上自己艺术加工创作的历史长篇演义小说,其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演义小说的首篇!
没有任何一篇演义小说有它赫赫有名,
没有任何一篇演义小说有它吸引读者,
没有任何一篇演义小说有它影响深远!
人们以为,《三国演义》就是三国真实的历史故事,三分真七分假的《三国演义》总让人们以为大多是真实的故事。这就是《三国演义》最成功的地方,也是其艺术成就最令人欣赏的原因!
但是,对于追求真实历史的人们来说,这可不是好现象。因为《三国演义》是普通大众熟悉的东西,所以在许多研究历史的专家对三国历史对某人某事真实性提出质疑时,总有《三国演义》的普通读者拿《三国演义》小说来反驳专家的质疑。比如现在争的不可开交的诸葛亮是哪里人的问题。虽然说《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但是,这事还真尊重了史实,小说也是遵从了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史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真假虚实交织却充满无限魅力的所在!
我和不少人都怀疑《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却从不失去对它的迷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物刻画精彩绝伦,人物刻画众多,各有所长,层次分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塑造了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群雄争霸的乱世中逐渐统一到只剩下魏蜀吴三个国家。
但其实这是一场悲剧,诸葛亮为了复兴汉室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姜维九伐中原其实是劳民伤财,吴国蜀国两国实力加在一起也比不过魏国,三国后期蜀主信任宦官,吴主昏庸,魏国司马家族掌握大权,所以在三国后期魏国占据了上风,而在姜维退守剑阁,邓艾偷渡阴平蜀灭后,吴蜀唇亡齿寒,最后被晋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让三国这段历史,从上下五千年这么多朝代故事里脱颖而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中国第一部长篇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溶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上一篇:《都挺好》里面苏母之死,怎么没人怀疑苏大强是故意的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