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改变拖延症?
孩子,家长,作业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如何改变拖延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学习上的拖延症。
常见症状:
作业总是拖到最后才匆忙赶完
考试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复习
老师布置了每天要背的内容,总是到考试前堆积到一起背诵
...
多少妈妈为之咆哮、怒吼、吐槽...气!
然而小孩依然是那个喜欢拖延的小孩。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我们从心理学角度,了解一下形成孩子学习拖延症的原因。
1、恐惧
人们往往对于未知会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感,所以会通过拖延使自己待在心灵舒适区。
尤其是遇到了不擅长的科目或者作业,例如写个演讲稿啦、写个专项练习啦..
不会写!
不知道怎么写!
不知道如何下笔!
哎,那就等等再说吧...
即使,孩子知道很晚写完作业会被骂,作业是被硬赶出来的,质量不好。但是,拖延可以让自己此刻的心理好受一些,即使我们知道日后可能会有麻烦,我们还是会拖延。
因为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多都是优先考虑当下的感受。
2、争夺控制高地
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处处有着纪律和规则,遵守规则的同时,我们保有着对自己生活的掌控。
但是,那些对掌控感十分敏感的孩子或不喜欢规则的孩子,他们会抗拒任何他人对自己的要求。对他们来说,拖延成了他们获取掌控感的一种方式。
你认为说什么孩子都得照做,可他偏不;
作业虽然要写,但谁也不能逼迫他一回家就得写作业;
心情好的时候自然会主动学习,而不是家长叫你学你学习。
这些拖延问题的背后,都是孩子争夺控制权和赢得独立自主的战斗。
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孩子在学习事情上拖延,实际上,他可能是在用拖延报复或是用拖延表达他对抗的情绪。往往会成长在一个不鼓励自主把握的环境中,孩子会用拖延来抗争,来自我保护。
学习拖延症的处理技巧
1、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当你看到孩子写作业磨蹭的时候,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愤怒或者是谩骂,那么,下面你的一系列处理方式将会变得不理智。
首先,你需要保持冷静,毕竟,归其根本,拖拉是孩子自己的事,你气啥?冷静,冷静,冷静,你也可以理解成所谓的佛系。
接着,你需要了解孩子磨磨唧唧的原因。想要多了解孩子,一定要学会倾听,听他说,并且有耐心的听他说。千万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话,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记住,这是孩子的事,和你本质上真的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你真的想帮助孩子,那先听他把话说完。
温馨提示:如果你发现孩子根本不愿意和你聊天,可以关注一下自己和孩子说话时的情绪。没有人愿意和情绪不好的人聊天。
2、使用策略
依据刚刚分析出的孩子拖延的原因,对症下药。
恐惧一门科目,是不喜欢还是没学会或是不擅长,从爱的鼓励,增加自信,到帮助孩子搞定这门功课,克服恐惧。
利用拖延来进行自我保护的人往往会将他人的强势等同于自己的软弱——感到无法抗衡——拖延来平衡。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调整好心理状态,更重要的是,帮助他找到掌控感,直白说,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少插手,给他自己做主的机会。
当然,你需要给孩子建立好规则感。至于怎么玩这个游戏,在不破坏规则的情况下,孩子是游戏的主人。
只有你的放手,才会让孩子意识到写作业、看书、背书其实都是自己的事情,我并不是为了别人在学习。
3、还有一些小技巧
a、用可操作的目标,替代那种模糊、抽象的目标。
我要停止拖延 !
我要在7月1日之前打扫和整理我的书桌。
b、选择一个能接受的程度最低的目标替代理想化的目标。
我绝不再拖延!
我会每天花一个小时时间学习数学。
c、将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
我要提升语文成绩!
我要先搞定语基部分,再搞定阅读理解,再搞定作文,提升语文成绩。
d、真实地对待时间。
明天放假,我有充足的时间去复习。
明天9:00-11:00复习语文,12:30-14:30复习数学,15:00-17:00复习英语...
e、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困难与个人价值或能力无关,它仅仅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题我不会写,我真的不是学数学的料。
数学好难哦,要不我先写了这张卷子,看看哪里不会。
拖延在每个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
拖延大部分时候只是我们问题里的冰山一角,深层的原因才是我们需要真正重视的,比如心理障碍、生理缺陷、价值观冲击等。
拖延问题几乎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即使你不是一个拖延症患者,你也可能会遇到一个拖延的人。
作为父母,我们不要总是急于对孩子的行为愤怒,就像孩子可能会有拖延症的问题,其实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他遇到了困难。
给孩子
一点时间去适应
一点空间去施展
一点自我去释放
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式
参考书目:《拖延心理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一年级孩子拖延,久明老师这样建议:
造成一年级孩子拖拉的核心原因:
一年级孩子正处在以自我为中心定向阶段的初期,这就意味着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关注点以及好坏评价的出发点都是首先看能否满足自身的需要。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家长那么多千叮咛万嘱咐的话都变成徒劳。因为那些事是家长看重的,并不是孩子最优先所能想到的。
既然对自己不重要、不是自己特别需要的,做起来当然不情愿,行动上也就能拖一会是一会,但初期一般不会出大格,只是比家长理想的预期慢点,但让拖拉成为严重问题或固定习惯的催化剂,却是家长普遍采用的糟糕做法:催促!
因为催促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急性子的妈妈或者爸爸,并且这样的父母有着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表现出来的就是高期望和强控制,不断“督促”和“强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标的后果是:让孩子内心无助,情绪不愉快,无法获得主观满足感,只能体验“脱罪”感,会觉得终于把事情做完了。
久而久之,潜意识就形成了一种隐形对抗语言:“我斗不过你,但是可以拖,拖,虽然让你不高兴,但我舒服”,也就是拖拉的信息里,隐藏有孩子对父母总是“催促”的不满与报复;
所以说,家长循环往复的“催促”强化了孩子的拖拉行为。
上一篇:加班的时间到底要怎么算才合理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