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帕金森病可以活多久?
症状,多巴胺,患者帕金森病可以活多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传统疗法针灸、按摩、拳术、气功等。
(5)语言疗法。
(6)康复工程疗法。
(7)文体疗法。
(8)心理疗法。
(9)康复护理。
(10)社会康复。
中枢神经损伤的康复目标是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障碍恢复,防止废用和误用综合征,减轻后遗症,充分强化和发挥残余功能。通过代偿和使用辅助工具,以及生活环境的改造等,以争取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PD患者的康复治疗始终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由于每个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影响因素不同,其预后存在很大的差异。
预后
帕金森病是进行性变性疾病,所有药物治疗均只能改进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但不能阻止疾病发展,患者最终将丧失生活能力。从症状看,以震颤为主者,预后较好,而老年人以少动为主,故其预后较差。引起帕金森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疾病晚期由于少动引起的并发症,如褥疮及败血症、心衰、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它们分别占帕金森病死因的50%、28%、14%和8%。因清晨副交感神经兴奋和左旋多巴作用减弱,帕金森病患者多死于清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帕金森氏病不是致命性疾病,这意味着不会死于这种疾病。但是,它导致的症状可能会加重跌倒,血液凝块或肺炎,可能危及生命。这些通常直到疾病发展到晚期才发生。
也就是说这个病不会影响寿命,但是相关并发症可能会致命,早期发现是减少可缩短寿命的并发症的关键。如果您怀疑自己或所爱的人可能患有帕金森氏病,请立即就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态非常重要!我个人建议要多和别人聊天,心情愉悦。放松心情!至于到底能活多久,我们谁都不知道。有些正常人出门滑倒就死了。有些喝酒突然就死了。有些是被空中坠物砸死的!
有些人把当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感恩的活着。不管怎样力所能及的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你会发现,你内心很快乐很满足。
活一天是一天。活法千万种,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一样。还有人看不见,听不见,说不了话!多想想自己拥有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残疾是心灵的残疾!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震颤、肌强直及运动减少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
别称
震颤麻痹
就诊科室
神经科
多发群体
老年人
常见发病部位
脑
常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年龄老化、遗传因素、环境毒物、感染、氧化应激及自由基形成等有关
病因
有关PD的病因迄今尚不明了,既往的研究表明可能与诸多因素有关。有人提出几种假说均有一定证据,但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有学者指出可能是“多因一果”,如个体易感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年龄老化的基础上,加之环境毒素的影响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基础理论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对进一步阐明PD的发病机制有很大裨益,最流行的有:年龄老化、遗传因素、环境毒物、感染、氧化应激及自由基形成等等。
①年龄老化最常见原因之一,PD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老化过程和PD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减低;随年龄增加单胺氧化酶增加、铁、铜、钙聚集,黑色素聚集。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高发年龄为61~70岁,其后则下降,且其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发生退行性改变,色素颗粒及神经细胞脱失,PD组明显重于同龄正常组。临床上才会出现PD的运动症状。本病症状的发生通常在51~60岁之间,按年龄推断,如果老化是惟一病因的话,此时多巴胺水平尚未达到足够低的程度。因此,年龄老化只是PD病的促发因素。
②遗传因素通过对PD患者家系的详细调查,就病因学而言已广泛认识到本病至少一部分来自遗传因素。
③环境毒物人们早已注意到锰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酚噻嗪、丁酰苯类药物能产生PD症状。
④感染甲型脑炎是后常发生PD、有些作者认为PD与病毒感染有关。还未明确证实。
⑤氧化应激及自由基形成生命物质代谢离不开氧、细胞代谢产生能量需分子氧的逐步还原,整个过程均发生在线粒体内,另外许多其他的酶、例如酪氨酸羟化酶、单胺氧化酶,NADPH-细胞色素P450降解酶和黄嘌呤氧化酶也是产生或利用活性氧的中介物。还原氧在许多正常状态的生物学过程中具有肯定作用,但形成过多也会损害神经细胞。
总之,PD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可能有多种因素参与。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但只有在环境因素及年龄老化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及其他因素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并导致发病。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年龄在40~70岁之间,起病高峰在50~60岁之前男性多于女性,青年家族病例亦有报道,外伤、情绪低落、过度劳累、寒冷可诱发本病。起病隐匿、缓慢进展,常以少动、迟钝或姿势改变为首发症状。逐渐加剧主要有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或运动缓慢、自主神经障碍。
1.症状
(1)早期症状患者最早期的症状常难以察觉,易被忽略。有人称之为亚临床状态。患者活动缺乏灵活性,少动,逐渐出现脊柱、四肢不易弯曲,随着病情进展表现为步幅变小,前冲说话声音变小,颈、背、肩部及臀部疼痛、疲劳,睑裂轻度变宽,呈凝视状。
(2)典型症状
①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占PD80%。特点为静止性震颤主动运动时不明显。多由一侧上肢的远端其他手指其他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头及头部一般均最后受累震颤较为粗大,频率为4-8次/s4-8Hz,能为意识暂时控制但不持久,激动及疲劳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②肌强直PD患者的肌强直是由于锥体外系性肌张力增高,促动肌与拮抗肌的肌张力都有增高被动运动关节时始终保持增高阻力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铅管样强直”;如部分患者合并有震颤,则在伸屈肢体时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上出现断续的停顿,如齿轮在转动一样,称为“齿轮样强直”。由于肌张力增高及不平衡常表现姿势的异常:呈头部前倾,躯于前弯上肢前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直,掌指关节屈曲的特殊姿势。老年患者肌强直可引起关节疼痛,是由于肌张力增高使关节的血供受阻所致。
上一篇:离婚后,男方不给生活费和营养费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