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麦越冬冻害的表现及其防治措施是什么?
冻害,小麦,麦苗小麦越冬冻害的表现及其防治措施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回答这道题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有关题目中出现的名词。
小麦冻害
小麦冻害是指麦田经历连续低温天气而导致的麦穗生长停滞。冻害较轻时麦田麦株主茎及大分蘖的幼穗受冻后,仍能正常抽穗和结实;但穗粒明显减少。冻害较重时主茎大分蘖幼穗及心叶冻死,其余部分仍能生长。
小麦冻害的原因
品种原因。小麦的品种可分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弱春性品种、春性品种四大类,不同品种在生育特性和抗冻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异性。
播种过早。现在很多农户在天气条件不适的情况下,往往抢时间提前播种,播种过早的小麦会在冬前发生旺长现象,如果不能冬前进行及时进行有效的镇压控旺,就会出现分蘖多、群体大甚至出现冬前拔节的现象,这些都会造成小麦苗弱、抗寒抗病6能力差,在越冬时遇到气温骤降或持续低温,就很容易遭受冻害。
小麦冻害的表现
发生冻害的小麦在形态特征上的共同表现有:幼苗习性较为直立,叶片夹角较小,假茎较长,颜色较淡或鲜艳;不论是冬季还是春季,它们都对温度反应敏感,遇有适合生长的温度就立马生长,甚至在拔节前就能够形成“疯长”态势,表现叶片长大,较宽,有披锤现象发生。这预示着有冻害的风险。
小麦冻害的防治措施
浇水。浇水是比较常见的预防冻害的措施之一,通过浇水,能够使地温不会因为外界突然降温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水分能够保持一部分的温度,给小麦一个缓冲的时间,一些农户所说的浇越冬水,就是这个意思。
追肥。追肥主要针对的是苗弱、苗黄的地块,因为苗弱苗黄的麦苗,抵抗力相比肯定弱一些,遇到低温天气,很容易发生冻害,经过追肥以后,促进麦苗正常生长,以此来避免冻害的发生。
如果麦苗已经严重冻害的情况下,主茎秆已经没有生机,那就只能及时更其他作物,这样才能减少损失。大家还有别的办法,可以共同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麦冻害补救措施
1、及时追肥,增加营养。肥力较差的田块在田间解冻后,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铵2公斤,最好沟施。
2、向小麦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恢复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早春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提高分蘖抽穗率。
3、在小麦返青拔节期,结合浇拔节水每亩施入尿素10公斤,同时每亩用400克磷酸二氢钾+0.01%天丰素10毫升30公斤叶面喷施,进行防治。
小麦遭受低温冻害后,抗病能力降低,极易发生病虫危害,应及时喷施杀菌杀虫剂,防治病虫危害。
4、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受冻麦田由于植株体内消耗的养分较多,后期容易发生早衰。在春季第一次追肥的基础上,看麦苗生长发育状况,按照麦苗的需要,在拔节期或挑旗期适量叶面追肥,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粒重,争取把冻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提高小麦当年产量。
5、早春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提高分蘖抽穗率。注意在上午10:00以后下午15:00之前打药喷施,有很好的防效和治疗效果,具体用药情况需根据每户小麦实际情况而定。
可根据自家小麦生长程度,如过于旺长,应及时进行化学控旺,避免其受倒春寒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麦冬季冻害是指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降温超出冬小麦抗寒能力而对小麦植株造成的伤害,一般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初。据报道,过去的50多年中我国平均每5~7年发生一次较重的冻害。以我市2004~2005年度小麦冻害为例,由于当年小麦冬前气温持续偏高,后期温度骤降(11月下旬、12月下旬受两次冷空气的影响),造成我市26%小麦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其中严重受冻麦田即主茎和大分蘖冻死的麦田达4%。
1 小麦冬季冻害的原因
1.1 品种因素
由于历年来受小麦晚播和冬季偏暧的影响,弱春性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281000hm2,弱春性品种种植面积达213333hm2,占总面积的76%。弊端是弱春性品种选用比例过大,在当年特殊气候条件下,暴露出了冻害较为严重的弱点,粮食产量有所减产。
1.2 播期因素
小麦各类品种播种后都需通过春化阶段,生育期进入拔节期以后抗寒性才会明显降低。一般半冬性品种0~7℃、20~30d可完成春化阶段,春性品种0~12℃、5~15d可完成春化阶段。半冬性与弱春性小麦应在适播期内后播。小麦如果早播,生育期进程必然加快,特别是春性品种,会提前结束春化阶段,开始拔节,致使小麦抗寒性降低,此时如遇低温寒潮,主茎大分蘖极易冻死;小麦如果晚播,冬季绿叶面积小、光合产物、贮存糖分少、抗寒性也差,同样容易遭受冻害。
1.3 播种因素
1.3.1 整地粗放
近几年,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麦田旋耕面积较大,如果操作不当极易造成土壤悬松,播种过深,小麦分蘖缺位,苗情偏弱。同时,土壤透风,加重冻害。
1.3.2 播量偏大
众多群众普遍存在“有钱买籽无钱买苗”的思想,播种量偏大甚至有的农户播种高达20kg,导致小麦出苗后,植株生长密集,通风透光不良,蹿高旺长,麦苗积累糖分少,抗寒性降低,也为后期倒伏埋下隐患。
1.3.3 抢时播种
部分农户雨后抢墒、抢收抢种,造成整地粗放,出苗不均匀,且根系入土浅,分蘖节外露,如气温骤降,易形成凌抬现象,拉断麦根,冻死分蘖。
上一篇:冬小麦壮苗的标准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