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诸葛亮刚死,司马懿贬官返乡,为何如此?
司马懿,司马,蜀汉《三国演义》诸葛亮刚死,司马懿贬官返乡,为何如此?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诸葛亮只用数千残军吓退司马懿的数万大军,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表面上是诸葛亮赢了,实际上真正的赢家是司马懿。当时司马懿的敌人不仅仅是蜀军,更大的敌人则是魏帝,曹操曾经告诉过他的子孙,对于司马懿要用,但是永远要防着。因此司马懿只是用来对付诸葛亮的棋子,一旦他失去作用了就毫无价值了。司马懿自然是明白这点,如果过早的把诸葛亮杀了,狡兔死,走狗烹,很快他的生命就走到尽头,因此在诸葛的“空城计”面前故作失败。
那既然曹魏留司马懿是为了对付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中已经病死了,而且孔明死后蜀国自毁长城杀了魏延,自此国力弱小的蜀国已经不再是魏国的威胁,对于曹魏集团来讲司马懿才是他们最大的威胁,魏帝为何不不在那时杀了司马懿以绝后患呢?
司马懿作为一个顶级的谋略家,早就想好了魏帝早晚会杀他,因此他早就做好了准备。其一,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成为魏国最大功臣,功高震主自古以来就是一大禁忌,古往今来很多功高震主的将帅都被帝王整死,如果司马懿不采取防范自然也会被整死。因此司马懿在抵抗诸葛亮北伐的这些年早已培养了一大批对自己忠心耿耿且精锐的嫡系兵马,后来这些嫡系将领为司马家族诛杀曹魏集团立下汗马功劳。不仅如此司马懿在作战期间还兴修水利囤积粮草,有兵马又有粮草,就算魏帝想杀他也要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
其二,魏帝不杀司马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曹叡时期,朝廷人才凋零,之前的曹真、曹休、许褚等名将已经相继老去,魏帝已经找不出像司马懿那样的能人了。而且司马懿早在对抗诸葛亮的过程中慢慢诛杀曹魏的心腹大将,一代名将张郃对曹魏集团忠心耿耿,就是被司马懿借诸葛亮手杀之。
特别是在辽东公孙渊起兵叛魏,曹叡最后还是派司马懿出兵剿灭公孙渊,曹叡心底比谁都清楚司马懿打败诸葛亮已经是功高盖主,这时候万不可再让司马懿掌兵而是培养一个与之分庭抗礼的能人。司马懿比谁都清楚实力是一切权术的根基和后盾,只要他的能力别人替代不了,只要他依然有能力为魏国办事他就安全了。
其三,司马懿有“冢虎”之称,他最大的擅长就是隐、忍、装。司马懿战功赫赫他深知肯定会遭来帝王的猜忌,因此在别人面前都显示的非常低调、谦虚,小心翼翼从不敢居功自傲,就算碰到比自己官阶还低的人也是卑躬屈膝,这些事很快传到魏帝耳里,包括魏帝在内的很多人都相信司马懿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还有一次司马懿为了让魏帝放心,在一次议论军国大事时候故意向魏帝说出“洛阳宫殿从周公、萧何就开始修建了,到现在陛下还觉得不够住那就是臣下的失职,但是今年河北大灾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国家还要拉他们服役,臣觉得陛下应该停止内务工程。”
曹叡听后很不耐烦的摇摇手让他闭嘴,但是魏帝其实不生气反而更放心,因为他知道一个有野心的人是绝对不会冒着触怒皇帝的危险来进谏这种事情,直言犯上不会是一个有二心臣子会做的事情。离开皇宫后司马懿仔细回顾了自己说的话,确认没问题后才放心离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五次北伐失败,病逝五丈原,司马懿心知肚明,立刻料到自己的下场,称诸葛亮是知已,又是对手,世上失去了诸葛亮,就等于失去了自己,诸葛亮死去的自己就等于永不重用了,只能磨刀霍霍,等待时机,请受曹魏江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怕司马家权力过大,所以被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兔死狗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兔死狗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帝国破,良臣王! 道理很明显,曹魏集团能于诸葛亮斗智斗勇的只有司马懿,所以在诸葛亮一旦去世,司马懿自然没有大的用处,因此被免职在所难免,没有被杀头已经是很幸运的啦!你像韩信帮助刘邦打下大汉江山,最后还是被处死!以及后来的徐达帮朱元璋打下江山,也没逃脱被杀的命运!
上一篇:嫁给一个酒鬼,想要离婚,可怜两个孩子,生活该怎样继续下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