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诸葛亮刚死,司马懿贬官返乡,为何如此?
司马懿,司马,蜀汉《三国演义》诸葛亮刚死,司马懿贬官返乡,为何如此?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谢谢邀请!
诸葛亮死后不久,司马懿“光荣下岗”了。伤心啊,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鸟尽弓藏”?在家里没事干的时候,司马懿也可能想起数年前,诸葛亮的空城计:幸亏当时我没进城,否则的话,我早早的抓住诸葛亮,岂不是更要“提前退休”?
司马懿毕竟是老谋深算,没有了实权,干脆叫上两个宝贝儿子,在家一眯,什么国家大事天下事,关我何事?
爷仨在家等啊等啊,终于有一天,一个叫李胜的人奉大将军曹爽命,来到了司马懿家里,机会终于来了,司马懿往床上一躺,俩儿子给他端汤喂药……着实把个李胜忽悠的蒙圈了,回去向曹爽一汇报,司马懿这状态 ,真叫对手放心,正当曹爽得意忘形之际,司马懿发威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成语来概括“兔死狗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明死魏蜀战事基于平静,司马家大权在握,帝王惧之。所谓良弓臧。纵观历史无不如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并不是被贬,相反在这关键时刻却抱恙回家,这全是是司马懿的诡计!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死后,蜀国没有再对外发动较大规模的战争,主要原因就是蜀中无大将,而一些后起之秀还不足够承担大任,所以当时的蜀国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而同样足智多谋的司马懿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对蜀国进行大举进攻,那么毫无疑问三国时期的历史时间肯定不会有那么长,三足鼎立最终就会变成两霸相争,那为何司马懿没有在蜀国最虚弱的时候选择进攻呢?
曹操在位时就时刻提防着司马懿,曹丕继位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除了曹操其他继位着都没有大能,所以不管是对抗西吴还是蜀国都要仰仗着司马懿,这就是魏国对司马懿既爱又恨的原因!一旦诸葛亮离世,那么魏国最大的对手也就不存在了,那么司马懿的利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自然会被雪藏!精明的司马懿岂会不知。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深知,只有培植自己的势力推翻曹世家族的统治,才能够让自己的家族长治久安,所以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迟迟没有对蜀国动手,而是在魏国大量培植自己的亲信,而且后来蜀国境内发生的一系列军事变化也更加让司马懿对蜀国没有了戒备之心,尤其是最后一任大将姜维被逼走之后,蜀国真正到了蜀中无大将的窘境,所以那个时候的司马懿就开始全心进行自己的布局。
最终的结局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司马懿在魏国取得统治地位之后便很快将蜀国灭亡了,他这一招简直是一举两得,不仅保全了自己家族的性命,而且还取得了曹操通过数十年才打下来的江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就是司马懿高明之处,孔明既死战场司马无忧,将平定蜀吴交给子辈,自己全力夺魏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功高震主,以退为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马懿是为了避祸才回乡的。
诸葛亮死后,蜀汉对曹魏的威胁基本解除。放眼天下司马懿已经没有对手,以司马懿隐忍的性格,他一定会回乡避祸。司马懿深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就是不贬他的官,他也会自己请辞。
司马懿的心机至深,三国时期无出右者。要是三国谋士有个排名,那司马懿要称第二,就没人敢做第一。在那样纷乱动荡的时代,司马懿能够准确的预见事态的走向。并且做出最充分的预案,可见司马懿谋略之深。就说诸葛亮的空城计,其实司马懿早就看出了诸葛亮的计谋。可他就是不揭穿诸葛亮,还故意率兵撤退。他为什么不上城捉了诸葛亮呢!他就是要放了诸葛亮,让诸葛亮回去再领兵来战,司马懿知道诸葛亮要是死了,自己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诸葛亮是不能死的,至少不能死在自己的手里。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养寇自重”吧!
此时曹爽在朝中只手遮天,尤其是对司马懿更是恨之入骨,司马懿出于隐忍之心回乡养兵。其实他是装病,就是为了迷惑人心。曹爽一看司马懿得了重病更是肆无忌惮,心想着你司马都是快死的的人了,我还会在乎你吗?殊不知他曹爽才是那个快死的人,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家族一举拿下曹魏,历史从此改写。
上一篇:嫁给一个酒鬼,想要离婚,可怜两个孩子,生活该怎样继续下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