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慈母多败儿吗?
孩子,慈母,母亲慈母多败儿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慈母”总能理解到孩子的感受。她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她会理解孩子的心情,不会阻止孩子哭,也不会阻止孩子闹,她会先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要哭,为什么要闹。然后,感同身受,给到孩子情感到的支持。让孩子情绪得到舒缓。
6、“慈母”是孩子背后坚强的后盾。她总能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鼓励到孩子,给孩子信心和力量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让孩子能够勇敢的接受各种挑战。
总之,我认为“慈母”不是大家所以为的那种溺爱、无原则顺从孩子的母亲。“慈母”是一个温和、有同理心、懂孩子、有原则、有方法的母亲,是让孩子想起她,就感觉心里很温暖的母亲。试问,这样的“慈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可能不优秀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慈母多败儿”的人一定是误解了“慈母”这个概念。把“慈母”对孩子的爱等同于没有边界的溺爱了。我认为慈母是这样的:
1. 慈母不等同于溺爱,不是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的。这种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的不是爱,夸张一点说,用时下电视节目中流行的词,叫“捧杀”。
2. 慈母是一种对待孩子的态度,她对孩子是关爱的,有耐心的,是让孩子想起来感觉温暖的一个人。
3. 慈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她是要教会孩子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的,她是以终为始的,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为目的的。
总之,慈母,慈的只是管教孩子的方法和态度,而不是对孩子的听之任之的溺爱。
你对慈母是怎么理解的?欢迎一起探讨。
#家庭教育# #亲子教育#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慈母多败儿”的人一定是误解了“慈母”这个概念。把“慈母”对孩子的爱等同于没有边界的溺爱了。我认为慈母是这样的:
1. 慈母不等同于溺爱,不是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的。这种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的不是爱,夸张一点说,用时下电视节目中流行的词,叫“捧杀”。
2. 慈母是一种对待孩子的态度,她对孩子是关爱的,有耐心的,是让孩子想起来感觉温暖的一个人。
3. 慈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她是要教会孩子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的,她是以终为始的,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为目的的。
总之,慈母,慈的只是管教孩子的方法和态度,而不是对孩子的听之任之的溺爱。
你对慈母是怎么理解的?欢迎一起探讨。
#家庭教育# #亲子教育#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慈母多败儿吗?我认为不是。很多人说慈母多败儿,是因为,他们认为“慈母”是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但是,我对“慈母”的理解是:
1、“慈母”是一位情绪平和的母亲。她能够跟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情感链接,总能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同时也影响着孩子变成了一个温和的人。
2、“慈母”是一个宽容的母亲。她从来不会斤斤计较孩子的一些过错,从来不翻旧账。他允许孩子犯错误,并会帮助到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信孩子能改正。
3、“慈母”是一个懂得欣赏孩子的母亲。不管孩子有多么的调皮、淘气,她总能看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适当的表扬。让孩子越来越自信。
4、“慈母”是对孩子有原则的宠爱。她会给孩子爱的自由,但同时也会给孩子定相应的规矩,并且温和而坚定的执行这些规矩,她会让孩子知道做人做事的边界在哪儿,使得孩子的行为有规、有矩、有分寸。
5、“慈母”总能理解到孩子的感受。她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她会理解孩子的心情,不会阻止孩子哭,也不会阻止孩子闹,她会先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要哭,为什么要闹。然后,感同身受,给到孩子情感到的支持。让孩子情绪得到舒缓。
6、“慈母”是孩子背后坚强的后盾。她总能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鼓励到孩子,给孩子信心和力量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让孩子能够勇敢的接受各种挑战。
总之,我认为“慈母”不是大家所以为的那种溺爱、无原则顺从孩子的母亲。“慈母”是一个温和、有同理心、懂孩子、有原则、有方法的母亲,是让孩子想起她,就感觉心里很温暖的母亲。试问,这样的“慈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可能不优秀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乡村奶爸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题主所言,慈母多败儿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我想这句话更多的意思是警示后人注重教育。
一 慈母多败儿由来:个人感觉是大人对于孩子过多的溺爱,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都觉得孩子是对的,总用一句他还小不懂事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殊不知这个时候的孩子根本没有对错的概念,大人不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后长大了就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后孩子的性格就比较乖张,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这样的罪行。
二 如何做到慈母无败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