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时明月汉时关暗指什么?
明月,边关,阴山秦时明月汉时关暗指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秦时明月汉时关暗指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美誉的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的千古名句。全诗内容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诗的意思是说: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塞外边关,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如果有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
诗人开句就用“互文见义”的手法,将边塞的空旷、沧凉与秦、汉、明月、边关四个历史景物紧密联系起来。这一出句就是高潮和引人入胜,这一出句就让人浮想联翩。这一出句有蕴含着什么意思呢?
《出塞》的开句蕴含着"变与不变"这一朴素的辩证法。
从时空概念上,作者所处盛唐来到边塞,目力所能看到的相对不变的:一是头顶上的一轮明月还是千年之前秦汉时期的明月;二是脚下的边关依然还是千年之前秦汉那时的边关;三是千年以来边关的战事现如今仍在继续。
而相对变化的,虽然诗人没有点出,但是却蕴含在诗文中,让我们自己去想去体会,这也是此诗的高明之所在。诗里蕴含变化的是人和朝代。在秦汉与唐之间,历史早已经历了东汉、三国、二晋、南北朝和隋的朝代更替,帝王将相异主。诗里也蕴含着边关战火依旧,但戍边守边将士早已经物是人非,有血染沙场没有回来的,有换防接替的,有的一辈子守卫边疆至死不渝的。
《出塞》的开句蕴含着借古讽今。
诗人虽然生活在盛唐,但中原的繁荣昌盛、都城的莺歌燕舞与边疆的战火纷飞、不得安宁形成强烈反差,当诗人看到这种境况时,特别是来到边塞后,心中自然产生忧思。这种忧国忧民之情也只有寄托冷月,由此更希望当政者能重用能人,使边关像秦汉时那样稳固,让军事上像秦汉时那样强大,也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国家不受他人欺负,也只有如此才能使百姓安宁。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实力也确实是诗人所向往的,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实力也确实是一个国家永固的基石和保证,就像这秦汉的明月和边关那样永恒。
《出塞》的开句蕴含着对边关将士的呕歌和赞美。
这些戍边固边的一代代将士,在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不停地战事,不断地前赴后继,这种马革裹尸,充满着残酷、血腥、悲壮和凄美,就像诗人笔下的边关冷月和大漠孤烟,千古以来永远照亮着边关的土地,千百年来激励着后人;边关的安宁那是多少将士的热血和驱体筑成的坚固的秦汉堡垒,
总而言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诗人向上精神的体现,是诗人强烈的自信展现,更是诗人内心渴望和平的表现。
这样的神来之笔,是诗人真正深入边关、感悟边关才能写出的千古名句,也是诗人立足当时超越时空才能道出的不朽之吟,更是诗人深入将士内心又超越人心才能谱出的凄美赞歌。
(文/原创 图/原创+网络)@今日头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时明月汉时关“暗指:
防御匈奴入侵边关要塞时间久远,战事频繁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
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
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战争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塞二首之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作者,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诗暗着,依旧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牛度过阴山。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的人民共同意原,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这首诗,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理解一句话,不仅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更要结合为文的时代背景,才能全面领会其中的含义。对于古典诗词的赏析,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秦时明月汉时关",如果孤立地看这一句,它又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呢?,不就是字面的意义吗?,明白如话。如果是这样,那王昌龄的《出塞二首》,还能叫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吗?
还是搬出原诗读一读:《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骝马新跨夸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读完两首诗歌,诗人描绘的意象一一呈现。清冷的月光照着边关,边关战场的厮杀,将军出征的威猛,等等这一切,都把我们带入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
频繁的战争,能带来什么?总是将士们"万里长征人未还"。作者不由地想起龙城飞将,李广也好,卫青也好,如果有像他们那样的威猛将领,震慑并击退匈奴,该多好啊!这也是一种渴望消弥战争的联想或者愿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