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玉卖不过新玉,我认为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属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畸形产物,您认为呢?
古玉,收藏,价值古玉卖不过新玉,我认为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属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畸形产物,您认为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玉卖不过新玉,我认为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属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畸形产物,您认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玉卖不过新玉只是暂时的,题主说得很有道理,古玉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大浪涛砂,留存下来的都可以说是哪个年的印记,代表着哪个时的政治文化,习俗,工艺技术,准确地记录了历史瞬间!对我们今天研究历史过往提供实物资料;况且在历史过往中它们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例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在春秋战国时期价值15座城!可见它们当时的价值了。所以今天人们追求和田玉,追求没有任何历史意义的新玉,没有文化印记的石头,只是暂时的,一旦人们认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的古玉遗存就一定会向往,那时必将真正的认识古玉的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师,俺的回答很简单,中国八仟万收藏大军,有爰瓷不爰画的,有爱画不爱瓷的,但八仟万收藏大军中没有一个不爱古玉的,对了还有全中国的成年人不爱古玉的几乎没有。这就是她的价值。古玉卖不过新玉,是中国收藏界最大的谎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当今古玩市场古玉卖不过近代玉的确如此。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文物管理法规,限制古代文物进入拍卖市场,这其中就包括了高古玉器,因此,拍卖市场我们看到的古玉器多为元、明、清时期,导致髙古玉只能在古玩自由市场低价交易;二是高古玉集文化艺术历史于一体,年代久远,髙深难测,涉足该领域人员相对较少,这无疑限制了其交易流通量,影响了价格提升;三是近几十年来仿古玉充斥市场,尤其高仿古玉鱼目混珠,真假难辨,使有心收藏者望而止步,即使遇到真品也不敢冒然造次,以免上担受骗。
随着古玩艺术品市场政策的逐步宽松,市场交易、鉴定的良性回归,中国高古玉器无疑将是古玩艺术品收藏领域的一匹黑马,其价值会有很大提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玉卖不过新玉是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畸形现象。形成这种畸形现象有以下原因:
1、由于文物保护法中有限制部分文物流通的规定,明清以前的古玉如果不是解放前出土、传承有序的,或是境外输入的,限制流通。这样,使以收藏玉器为投资手段的玉器收藏者,不敢投资古玉,而投资新玉。
2、收藏古玉门槛较高使很多收藏者对古玉望而却步。收藏古玉既需要收藏者具有较高的历史及考古、文物素养,对古玉有较强的鉴赏能力,也需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收藏者为数不多,也造成了投资古玉资金量少的状况。
3、国内缺少权威的古玉鉴定机构和有公信力、鉴定水平高古玉鉴定专家。有的不负责任的鉴定机构和专家乱出鉴定证书,发表不负责任的鉴定意见,使古玉市场更加混乱,增大投资风险。
不同朝代的古玉携带者大量的历史实证信息,是考古和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由于玉器制作,被当时的统治者高度重视,古玉器凝聚着那个朝代工匠们的高超的技艺。这些都是古玉收藏的价值所在,也新玉所不具备的。古玉卖不过新玉,是反常的畸形现象。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保护文物,使文物活起来的指示精神的落实,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文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收藏者鉴赏能力的提高,古玉会迎来价格回归的机遇,也正因为如此,收藏古玉恰逢其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古玉卖不过新玉,是古玉价格太高,让很多不懂古玉的人望而却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流金坊万晨,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以下阐述我个人的观点。
关于古玉卖不过新玉,这是整个大环境必然的走向,是市场和资本决定的。首先古玉本来存适世量稀少,加之普通老百姓也就知道古董古玉可能挺值钱,而对古董的鉴别和工艺知识几乎一概不知。反正啥也不懂,那还不如去买“水不那么深”的新玉。要知道,每年的新玉产量有多大吗,就拿翡翠单个玉种来说,光是缅甸翡翠每年的产量就在7000吨左右,产量如此巨大是古玉遥不可及的。
上一篇:如果当你捡到一部苹果手机,还给失主,失主发红包感谢你,你会收吗?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