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教育部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中考将迎来哪些变化呢?
中考,学生,考试大纲教育部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中考将迎来哪些变化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据悉:“11月29日,教育部在山西长治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透露,教育部刚刚印发三大重磅文件,其中包括《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考试命题意见》指出,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变化还是很大的,记得我以前中考的时候,是依靠在初三突击才逆袭的,那时候主要通过强行记忆,死记硬背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很多知识的积累。但是现在依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了!
这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焦点是:
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行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
首先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今后的中考出卷灵活性更大了,中考的试卷中不仅仅囊括了基础知识,常用技能,还要包括思维性的核心素养,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为了满足部分学生毕业的需求,那么思维性的试题则是给升学需要的学生,整个试卷的题型区分度会大大增强。对于那些有升学需求的学生,更多的是要考察他们的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中考题型的设计还会引入高考试卷的出题思路,将会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对于那些不善于思考的学生是严峻的挑战,过去中考由于内容不是太多,大家死记硬背或许就能逆袭,但是接下来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试题将会朝着探索性,开放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某一个问题可能不会是一个固定的答案,允许你有开放性的回答,而且在同一个试题中可能会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甚至是物理和化学知识等,要求学生从合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家长和初中生们估计也比较感兴趣,那就是未来的中考试卷谁出题?或许就有你身边的老师会参与,因为也要建立一个出题人员库,大家合作分工出题,当然具体的操作机制是属于绝密的。
这次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坚持课程标准来出题,不再是考试大纲的划范围了,在过去考试大纲说啥,那咱就学啥,现在就要改变了,你学了什么就要考什么,言外之意就是只要学校开课了,都是你学习的范围,不存在哪个考,哪个不考的问题。
对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很多人也提出了质疑,认为取消中考考试大纲,无疑是增加了中考的难度,让学生找不到方向,抓不住重点,一直强调的中小学生减负可能会成为泡影,没有范围的考试或许将进一步加重负担。大家可能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研究考试范围,猜题等方面去了。
其实,我觉得大家也不必有太多的顾虑,虽然取消了考试大纲,但是课程标准的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早就在建立,考试大纲取消对实际中考的影响较小,因为试卷命题人员大部分都是一线优秀教师,他们会遵循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特点进行命题,不会出一些“钻牛角尖”的偏题和怪题。
但此项改革对于具备升学潜力的学生选拔区分度的确会大大增加,真正有潜力的学生才能进入高中学习,靠死记硬背的学生则可能是出于劣势了,所以家长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才能从容应对考试的变化。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
更多教育话题,欢迎关注我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名教师,也参加过一些“中考资料命题”,对近几年中考数学来看,不管哪个省市,都体现四基、创新思维的考查,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有些“题目”设置偏难,试卷整体结构难度可以说没有体现“毕业”性,重点过于体现了“选拔”性,使中考数学平均分“令人失望”,体现不出来大多数学生的真实基础学业水平。希望这次中考改革,给学生减压,让老师“规规矩矩”按国家教育“要求”育人。而不是难倒“多少学生”,更不是来显摆“命题者”多有“高度”,让学生学的有滋有味,考的“有依有据”——体现大多数学生的真实“学业”水平。
祝福孩子们,不是太累,多些童年乐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部11月29日最新信息,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也就预示着只能依据课程标准了,而课程标准没有考试大纲那么具体详实了。这就意味着中考的范围加大,难度也更大了。
一,考试大纲是中考的指南针
教过毕业班的都知道,讲课都是围绕考试大纲讲,考试大纲明确了什么知识必考,什么知识一般掌握就行,什么知识不考。老师有的放矢,重点讲考点即可,不用担心超范围。
可取消了考试大纲,就表明所有的知识都必讲,而且必须掌握,无形中加大了难度。
二,考试范围扩大,学生压力增大
比如,思想品德,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第七课三个知识点,只考前两个,第三个不考,老师进行总复习的时候,就不用着重复习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现在没有范围了,复习的时候必须面面俱到了,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否则很容易因为复习不到而失分,老师是有责任的。
三,考试的题型要有所变化,更具有灵活性
咱们学生缺少的就是这点,知识学的很死,不会灵活运用,有的干脆就是死记硬背,从今以后不灵了,如果还死肯书本,不和实际相结合,很难打高分,进重点了。
这就要求老师讲课时,不能只教书本的知识,一定要有外延,必须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然,很难适应考试的需要。
这个举措是好事,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这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