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秦国灭亡的那么快?根本原因是什么?
秦朝,秦国,始皇为什么秦国灭亡的那么快?根本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另外,我们所知道的是十八级爵位制,让秦国上下闻战则喜,真正变成战争的机器。在天下一统的时候,秦始皇并没有选择休养生息,而是继续向北、向南用兵打仗,这也是法律要求,秦军功勋思想导致的结果,如果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可以先从变法开始。
第二,继承人选择不当。
秦二世胡亥,是个被长辈宠坏的孩子,而只能是个孩子,并不知道怎样治理国家,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丧心病狂的杀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对自己的家人尚且如此残暴,何况是天下百姓?那也是毫无怜悯。宦官赵高,真是把权力的魔性发挥到了极致,“指鹿为马”死了一大批忠贞之士,对当时来说,是国家的损失。朝堂之上有几个人烂了,秦国的疆域就有大片大片的烂掉。最后造成的是天下揭竿而起。六国的旧贵族更是不会放过这个良机,也是搅动天下大乱。
一个国家若要长期存在,必然有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有效执行的官吏。秦朝的灭亡在于制度的呆板和继承人的无能。
我是曹城少年,愿你顺心康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分析:
1、国家初定,秦法太过严苛。
俗话说:“治乱世须用重刑,治世以缓。”意思是说在乱世中要用严酷的刑法才能震慑住那些蠢蠢欲动,企图在乱世趁火打劫的人,而国家统一安定了之后,刑法就该有所缓和,以利于安抚各种势力和百姓。秦朝在灭六国之前的大争之世用商鞅的严刑酷法是对的,但统一六国之后依然沿用就有些古板和苛刻了。最有利的证明就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皆因秦法苛刻而起。
2、国家初定,不宜大兴土木。
国家初定,刚经历过战乱的国家本来就民生凋敝。这时候统治者的正确做法应该是轻摇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让民生、生产、国库迅速恢复和充盈起来,绝不宜大兴土木。但秦始皇有点被胜利充昏头脑,大兴土木,修建长城、阿房宫、郦山陵墓。本来国家初建,人心未定,这种做法一方面增加了人民的徭役,让百姓苦不堪言,引起反抗和抵触;另一方面,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降低了国家税收,影响国库的充盈,军队的补给;另外,几十万服徭役的百姓也需要官府和军队的监督,这也影响了军队的正常布置和调度,影响军队发挥正常保家卫国的功能。这为后来刘邦项羽围攻咸阳时,大量的军队不能迅速集结回援京师咸阳埋下隐患。
3、秦始皇突然离世。
秦始皇英才盖世,雄才伟略。他在世的一天,大秦帝国的各种势力都会团结在他周围,人心一致,他可以用举国之力办任何事情。曾经有一个问题,有人问假如秦始皇若在,他敌得刘邦项羽吗?有人说秦始皇可能敌不过。在这里,我觉得,秦始皇若在,刘邦项羽绝不是他的对手。因为秦始皇领导的是灭六国军事素养和武器装备最好最先进的军队,而且背后有举国实力做后盾。而刘邦项羽,毕竟只是平民起义的杂牌军,军队数量、素质、武器相差太远。但秦始皇一死,帝国各种势力间出现裂痕和分裂,多种势力会蠢蠢欲动想要夺取皇权或自立。而秦始皇的继任者扶苏也好、胡亥也好,都没有秦始皇的4、赵高窃国,杀秦国栋梁自断臂膀。
赵高窃国,让胡亥上位其实也没什么,毕竟胡亥也是秦始皇的血脉。如果赵高是一位像管仲一样的能臣,胡亥是一位像李世民一样的名君,如果历史能比较正常的走下去,相信人们也不会多说什么。但纵观赵高所做所为,除了窃国做得比较漂亮外,其它的事做的简直蠢到家,简直是灭亡秦国的刘邦和项羽的神助功者。
5、未处理好和六国旧贵族的关系。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并没有让六国旧贵族在他们原来的土地上生活,而是把他们迁到关中监视起来。如果秦朝能想方设法笼络团结并利用好这一势力,对反秦势力将是巨大的分化和打击。因为反秦势力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以前六国的旧贵族或者是用六国的旧贵来提高号召力的。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曾以楚国名将项燕做号召;项梁项羽是楚国旧贵族;张良是韩国旧贵族;义军名誉领袖楚怀王熊心也是楚国旧贵族。如果秦朝能善待六国旧贵族,让部分人做官或回乡参与家乡建设,积极笼络他们,是可以分化和瓦解义军,降低义军号召力的。6、继任者无治国选才之能。
由于秦朝的继任者继承皇位本身有疑点,只有秦始皇的遗诏,秦始皇没有亲口当朝宣布,而秦始皇又死在巡视途中,并且帝位的最大竞争者扶苏无辜被杀,后来连知情人之一李斯也被杀害。百官疑虑,所以做事未必用心。
7、秦朝最精锐两支部队未及时救援。
秦朝生死存亡,咸阳告急之时,秦国各地的军队未能迅速赶回救援,特别是秦朝最精锐的两只部队并未赶来。一支是当年蒙恬抗击匈奴为抵御匈奴留在北方河套平原的约有30万人的秦国精锐,一支是当年赵佗征伐百越并镇守百越的约有30万人的秦军精锐。一直到秦朝灭亡,这两支军队也没出现。据说由于项羽攻打咸阳时大量的秦军未能迅速集结,鄣邯统领的20万大军(最早是70万,经历过和起义军的大小战争后剩约20万)基本上是修建郦山陵墓的民工和囚徒武装起来的,没什么战斗力,所以项羽才能够破釜沉舟九战九捷。
8、反秦义军中英雄辈出,枭雄迭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秦末风烟四起之时,出现了太多的能人异士。十几路诸侯,特别是力能扛鼎,有万夫不挡之勇的项羽、能慧眼识才,知人善用的刘邦更是个中翘楚。而在名将谋士中,韩信、龙且、张良、范曾、萧何、陈平等也不比其它朝代差。而自从赵高窃国,胡亥当政后,秦朝的人才已经几乎被屠杀殆尽,栋梁倾颓,贤良隐退。此消彼长,要想扑灭普通农民起义已是困难,更何况有刘邦项羽这样的枭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朝统一六国无疑是一大壮举,但短短十四载又走向灭亡,实属可惜。
历史上一切的发展如今看来,其实也都有迹可循,秦朝的灭亡也不例外。简单来讲,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上一篇: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