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时为什么荆州成了炙手可热的战略要地?
荆州,江陵,刘备三国时为什么荆州成了炙手可热的战略要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刘邦与项羽争霸天下、平定九江王英布之乱,就曾数次出兵宛、叶之间。东汉初年,冯衍曾赞扬光武帝“以圣德灵威,龙兴风举,率宛、叶之众,将散乱之兵,血昆阳,长驱武关,破百万之陈,摧九虎之军。雷震四海,席卷天下”。可见无论是兵向“宛、洛”的北伐,或是“声出宛、叶而间行轻进”的南征,荆州都是必先夺取的首要目标。建安十三年,曹操依从荀彧的策划,兵出宛、叶,直抵襄阳,迫使继任荆州牧不久的刘琮举州而降。
3、荆州对于孙权的重要性
荆州对于孙氏集团所控制的江东,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早在建安五年(200年),孙权承父兄遗业,初领江东之时,鲁肃进言曰:
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之语,除“鼎足江东”不确外,但先“剿除”与江东近在咫尺的江夏太守黄祖,进而攻伐刘表,占据荆州,以保证江东上流的安全,当是东吴保守江东的基本国策。不过此时孙氏集团立足江东未稳,“惟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兴平二年时孙策分豫章郡置),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孙权只能暂时收起经营荆州的雄心,“以观天下之衅”。建安十三年春,内部已稳的孙氏开始实施夺取荆州的策略,攻杀黄祖,只是由于曹操迅速南下荆州,迫降刘琮,尽得荆州水军,“自江陵东下”,水陆并进,东吴自身安危反而受到严重威胁,只能与刘备集团联合抵御曹军,图谋荆州之事只好暂缓,但为日后与曹操、刘备再夺荆州埋下了伏笔。
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英雄”与“枭雄”,对荆州或虎视眈眈,或暗中觊舰,关键如同鲁肃所说荆州“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小竹驿站,竹下点墨,品百家之学
中原政权从中路突破荆州,南方势力无论原本是分是合,此时已经一分为二无法联络,创造出各个击破的条件,甚至一路向南突破交州一带。实际上曹操确实是从这个方向用兵,而且差一点就成功了,西川望风而降,孙权年轻气盛坚持赌一把,周瑜帮他赢了。即使无法保全荆州,北方政权也会尽力坚守荆北,能据江陵便能依托长江便利,丢了江陵也要保汉水边的襄、樊,若是这里也丢了不但利用河流进攻的优势尽失,中原也门户洞开,威震华夏吓得要迁都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西南政权有了荆州就不至于被憋死在一角,隆中对可不是喝酒吹牛。丢掉了荆州的西南政权出三峡要费牛大的劲,即使这样也未必能出得来,很有可能被堵在三峡出口一把火烧了。没有了荆州的西南政权被憋在一角,只能向关中谋求发展,能不能取得下就只好看北方的形势。如果北方是铁板一块的政权,没有荆州军持续对宛、洛的压力, 取关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真就只能被憋在这一小块地方自生自灭了。
江东政权对荆州的需求非常强烈,俗话说保扬必保荆,长江上游被人占据就是防御体系不完整,对方随时可以顺流而下。有了荆州即便取不来西川,也可以把当地军队堵在三峡里出不来,虽然这个防御体系还是不够健全。向北,全取荆州可以防止对方沿江、汉两线夹击,至少取了江陵是可以利用长江的优势。当然另一句俗话说守江必守淮,没有淮河流域整个防御体系还是不够完整,否则谁会一次次的败在合肥还毫不气馁,取不来没办法另说。
河北地区的政权么,我觉得想这个问题还有点早,先过河取了中原大部再说吧,取到之后类比上面的中原政权....关中政权若要扩张,要么先取西川,要么先入中原,离荆州还是略远,取了也是容易被掐断的两块地盘....华南交州,没见过什么逐鹿中原的人物,若真是要向外发展,大体只能向荆州方向进军了....乌桓鲜卑羌氐南蛮山越什么的咱就不带他们玩了吧,太远了。对还有一种,拿着朝廷的命令自己跑到荆州上任,然后就成为当地的头了。这种一开始就奔着荆州去的不取荆州也没的取啊,就只能以这块地安身立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朝时期,把当时的汉朝国土分了六个大方块。也就是六个大的划分。分别是,河北,西北,中原,巴蜀,楚(又称荆州)和吴越。然后,每个大的规划里面又有最低两个州的区分。比如,西北分为雍州和凉州。河北分为冀州,幽州,青州和并州。中原分为豫州,淮南,司隶和兖州。楚,分为荆南和荆北。巴蜀分为巴中和南中(云南省北部)吴越分为扬州和南越。在这些地理位置之中,荆州位居这些州郡的中间位置,号称天下之腹。其他的地方则都围绕在荆州的周围。也正因为荆州的地理位置比较独特。所以,荆州也是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每一个当权者都知道,得到荆州,就可以辐射全国各地的任何地方。三国时期,刘备宁可放弃江夏(现在的武汉)也不愿意放弃南郡(现在的江陵)的荆襄之地。所以,关羽就要力图把襄阳樊城纳于刘备的囊中。由于当时的刘备有借荆州一说,虽然后来刘备把江夏让给了东吴的孙权。但孙权的目的是想要南郡而不是江夏。所以,孙刘联盟始终是貌合神离的。如此,吕蒙的白衣渡江,偷袭荆州之举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当时荆州在谁手上,谁都可以增加战胜其他两家的砝码。君不见曹操刚得到荆州,就立即意气风发,趾高气昂的高调给孙权写信,奉天伐罪,会猎江东吗?也正是由于知道荆州的重要性,孙权刘备才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曹操清理出荆州。同样的道理,刘备借荆州,久居不还。还是因为荆州的重要性。而东吴最后对荆州的偷袭,同样是看中荆州的重要性。说白了,周瑜之所以跟刘备诸葛亮不停的讨要荆州,他更是明白荆州对于东吴的重要性。刘备不还,也是知道荆州对刘备的重要性。坦白说,曹操也知道荆州对曹操的重要性。但在经过赤壁之战后,曹操对荆州,也只能说想想而已。正因为荆州是天下之腹,而三国中的领导人都对荆州垂涎欲滴。所以,整个三国,围绕荆州的战争和谋略,就占了三国演义一半还要多的篇幅。像什么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关羽大意失荆州,吕蒙白衣渡江,赤壁之战,华容道,走麦城。长坂坡,等等等等的故事。都跟荆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最早的荆州,它的名字是楚。从名字上看,就知道这是战国七雄中楚国的故地。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的父亲,名字叫子楚,意思是楚国夫人的孩子。因为孝文王的老婆华阳夫人就是楚国的娘家。秦始皇的父亲的真正母亲是夏姬,一个不被孝文王宠信的女子。这时候的秦始皇的父亲名字叫异人。为了能打到自己奇货可居的目的,吕不韦让异人改投到华阳夫人的门下。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异人改名子楚。也正因为秦始皇的父亲叫子楚。而古代的皇帝都会很避讳自己的名字。所以楚这个字就不能再出现了。于是,从子楚登基为秦王的那一刻,楚国就被秦国称之为荆国了。秦统一天下后。荆国已经亡国。所以,荆国的地方也就称为荆州了。同样的例子,秦始皇的名字里有一个政字,所以当时秦国的正月不叫正月,而是叫端月。正午节不叫正午节,而叫端午节。还有,汉文帝刘恒,为了避讳这个恒字,便把北岳恒山称为常山。所以,也就有了我乃常山赵子龙也。这句话。谢谢。
上一篇:你和你的紫砂壶有什么样的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