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时为什么荆州成了炙手可热的战略要地?
荆州,江陵,刘备三国时为什么荆州成了炙手可热的战略要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荆州地处两湖平原,包括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两湖平原又称两湖盆地,北有汉水、大洪山,南有五岭,西有巫山, 东有大别山、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形成天然屏障。《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山川险固,自古称雄武焉”。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相当于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
两湖平原整体上像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长轴方向呈近南北向延伸约达300 公里以上,短轴方向呈近东西向延伸约在180~240 公里之间,总面积约为5 万平方公里。两湖平原中,湖北的江汉平原由长江和汉水冲积而成,湖南的洞庭湖平原由洞庭湖冲积而成,三国时境内还有云梦大泽,灌溉便利,盛产水稻,古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
鲁肃曾对孙权形容荆州的险要和富饶:“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下,外带江汉,内阻山险,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安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矣。”
荆州相当于北方的中原,四通八达,北有南阳、南有岭南、西有巴蜀、东有江东,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荆州是四战之地,重要的城市也有4 个,分别是北面的江陵、南面的衡阳、西面的夷陵、东面的夏口。其中,夷陵、江陵、夏口自西向东沿江而建,长江对于荆州的意义在南北方向可作为抵御北方的屏障,在东西方向可作为连通荆州的通道。
江陵是荆州的治所,也是荆州的重心,因“地临江,近州无高山, 所有皆陵阜”而得名,甘宁曾对孙权说:“江陵之得失,南北之分合判焉,东西之强弱系焉。”《读史方舆纪要》称:“刘表收之,坐谈西伯;刘备假之,三分天下;关羽用之,威震中华;孙权有之,抗衡曹魏。”
衡阳是荆州的南大门,衡阳,因在衡山之阳而得名,孔安国称:“荆州, 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从衡阳出发,走零陵峤道可到岭南的广西,走桂阳峤道可到岭南的广东。如果我们把三国版图比作一个人,那么零陵峤道是这个人的左腿,桂阳峤道就是这个人的右腿,而衡阳所在的长沙郡就是这个人的胯部。
夷陵是荆州的西大门,也是三峡的东出口,“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故名夷陵。陆逊抵挡刘备东征时,为了避其锋芒,一直退到夷陵,然后上书孙权曰:“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 荆州可忧。”后陆逊用火攻在夷陵击败刘备,并在此镇守。陆逊死后,其子陆抗继续镇守夷陵。陆抗也曾上疏孙权曰:“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则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
夏口是荆州的东大门,汉水的下游叫夏水,夏水的入江口即为夏口,也称汉口。夏口南临高山,三方阻水,易守难攻。三国时,刘表的部将黄祖镇守夏口,孙权多次进攻,始终无法攻克。宋代祝穆曾说:“夏口城依山负险,周围不过二三里,而历代攻围,多不能破。”赤壁之战后,孙权得到夏口,为了加强防御, 孙权在夏口附近修筑武昌城,后来武昌和夏口(汉口)合并为一个城市,即为武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三国演义以刘备为正统,荆州才显得重要。其实真正对汉末局势起决定作用的地点是司隶州,其次是冀州,再次是兖州徐州。荆州 益州 扬州这些边区根本排不上号。
因为三国时期还很落后,南方交通十分不便,且南方山地多丘陵多,对于没有重工业甚至轻工业都没有的古代很难开发有效利用南方广袤的山区和丘陵,除了长江流域和江汉平原 成都平原 江淮江东平原有GDP意义,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块完全可以无视,中原黄河流域才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所谓四通八达的荆州其实也就是个180度死角的地方。只不过对两个割据小朝廷有防守意义,对曹魏真没什么卵用。
上一篇:你和你的紫砂壶有什么样的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