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提高稻虾养殖的经济效益?
稻田,水稻,模式怎么提高稻虾养殖的经济效益?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五是加强病害的防治,在生产中坚持以预防为主,首先做好池塘水质调控,这是防治虾病的关键。其次做好水体消毒和杀虫,在6月和8月分别用二溴海因和阿维菌素进行杀菌和杀虫,能有效的控制了病害的发生。
六是加强管理,建立塘口档案。生产中养殖人员及时记录水温、投饵、用药和对虾的生长情况,收集有关技术数据和材料,建立养殖塘口档案,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同时也为周边养殖户来年的养殖提供经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高稻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大方向就两点一个是稻一个是虾,我国传统农业的市场已经很成熟,稻的经济效益肯定是地越好产量越高,不多陈述。
第二个就是虾了,目前我国小龙虾的养殖逐年增加,甚至几何倍的增加,但是养殖技术却不是成倍提高,导致很多刚涉足这个行业的朋友第一年第二年亏本,我见过甚至有的人放过虾苗,养着养着发现没有虾了,放了一千斤虾苗却起不到一千斤虾,今年的虾苗价格也是高,三十几块钱一斤,有的地方成虾都卖不到30块钱,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
1.虾苗质量太差,虾苗从一个塘到另外一个塘这个过程中存在应激反应,体质好的虾苗影响不大,但是体质差的很可能出现活力下降甚至死亡的情况。
2.营养问题,要保证虾苗下塘第一时间有东西吃,俗话说的苗料,虾苗吃饱了,体质自然好,成活率相对来说高一些。其次就是饲料,对于小龙虾来说最好还是投喂饲料,饲料的营养比较全面,蛋白相对来讲比较高,小龙虾生长需要脱壳,而影响脱壳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营养,营养积累足够了脱壳成功率高而且快。
3.池塘环境,现在的稻虾养殖水草在池塘中的比例是很小的,而调节水质最好的就是水草,所以中水草调节水质环境,同时配合底部改良,小龙虾毕竟是在底部生活,底质环境好了,小龙虾才呆的舒服。
在我看来,增加稻虾养殖效益还是要从小龙虾入手,相对来说小龙虾的可控性要比水稻要强。而且小龙虾是这两年最火的水产品,虽然今年市场一片低迷,但我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养殖极速扩张的必经阶段,市场趋于成熟,养殖稳定,小龙虾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对生活娱乐社交的需要,小龙虾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被人们青睐;加之其烹饪方法多样以及各种口味迎合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特别是当前智能手机不离手,戴着手套吃小龙虾既增加人们体验感,也会促进面对面的交流,因而小龙虾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加之全国各地举办的小龙虾文化节,如盱眙龙虾节、潜江龙虾节,树立小龙虾的品牌形象,其全国消费量节节攀升。此外小龙虾的加工业(如:小龙虾即食食品)和小龙虾副产品业,如:甲壳素、壳聚糖提取等产业,也需要大量的小龙虾供应。并且克氏原螯虾也是欧美市场最受欢迎的水产品之一,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国际市场创汇的优良品种之一。
据报道:全国小龙虾消费市场对的需求大约为 200 万吨,市场缺口 130 吨,因此目前小龙虾供应缺口较大,其价格也较高。例如:2016 年湖北省大、中、小规格克氏原螯虾批发价分别为 80-90 元·kg-1、 50-60 元·kg-1、 30-40 元·kg-1 。
对于单纯种植水稻,由于农药、化肥、机械、人工等成本费用较高,加之水稻产品价格较低,因此单纯种植水稻亩产利润较低,不利于农民增收,也不利于粮食安全保障问题;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对于单纯池塘养虾这种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存在着高密度养殖、饵料大量投喂、池塘水质恶化、病害频发以及污染周边环境等问题。一方面威胁小龙虾的生长,使之养殖风险增大;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单纯池塘养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限制。
因此,将小龙虾和种水稻结合起来,是农业水环境治理、渔业转型促治水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环保型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因为它既有利于生态,曹凑贵等研究表明:稻虾共作肥料、农药成本分别降低了 79.5%、50.0%。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程琳等的研究表明:稻虾共作模式纯收入为 18310.5 元,是种稻的 2.8 倍。佀国涵等的研究也表明:较中稻单作模式,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产量、总产值、利润和产投比分别增加 9.5%、46818.0 元·hm-2、40188.0 元·hm-2 和100.0%。
正是由于稻虾共作模式的诸多优点,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例如:2015年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立项和建设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化基地;2017 年中央“1 号文件”明确提出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就是符合国家农业战略的模式;此外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也完全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
此外国家也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对稻田综合种养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以使模式不断优化,保障其可持续发展。例如:成立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举办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等相关的学术和科普活动;曹凑贵、佀国涵、刘全科等稻虾共作的环境及模式改良进行探索;建立稻田综合种养院士工作站,以及华中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长江大学等单位对稻虾综合种养领域进行研究生培养等。
经济效益:稻田养虾,即在稻田中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小龙虾。因为稻虾田少施化肥、不打农药,充分利用了残饵、粪便等,使得水稻不减产,同时生产出了有机大米“稻虾米”,目前市场上稻虾米售价达 10 元·kg-1,远远高于单纯用化肥、农药等种植的水稻。近年来小龙虾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节节攀升。当前稻虾田的小龙虾一般产量可达 100 kg/亩以上,如果按照 20 元·kg-1出售,农民又可以多增加 2000 元/亩以上的利润。如果采用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的策略,农民的收益也会进一步的提高。相比于水稻单作,稻虾种养会增加一些额外的开支,例如:水电、人工、饲料、虾苗等,但是有机水稻比普通水稻多出来的利润,就已经可以抵消这些开支了。总的来说,稻虾共作,在保证水稻不减产的前提下,提高了农民收入,体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