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提高稻虾养殖的经济效益?
稻田,水稻,模式怎么提高稻虾养殖的经济效益?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因此,运用稻田种养结合模式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减少环境危害因素,保护生态环境,形成良性的生态体系,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应,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3、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3.1 存在的问题
首先,稻虾共生模式虽然效益明显,但由于农业的自然灾害无法避免,尤其是2016年持续发生的特大暴雨和洪水,养殖户根本没有时间采取措施抢救养殖的龙虾。其次,目前黄龙镇的土地流转政策还不成熟,未形成统一模式,在流转时间和流转价格方面养殖大户都没有话语权。但实施稻虾共生的养殖大户首先要对农田周围进行开沟、围网等进行投资,要求土地不能随意被流转,如果土地被原主人收回,就会给其造成很大的损失。再次,基层养殖户对生态农业发展认识不高,在农业效益相对比较低下,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矛盾冲突的现实当中,养殖户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缺乏应有的认识。最后,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动成本高。目前,发展生态农业主要依靠政府引导和行政的力量来推进,养殖户以及农业生产的主体积极性还远远没有发动起来。生态农业发展创新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和体系,生态农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制约难以推广应用。
3.2 展望
虽然稻虾共生模式的推广之路困难很多,但是养殖大户们纷纷响应政府绿色模式攻关项目的实施,加快转结构、调方式,走种养结合稻虾共生模式的发展道路。黄龙镇下年争取稻虾共生模式面积达到666.67公顷,平均每年产虾900kg/公顷,产稻谷9000kg/公顷,平均纯收入6万元/公顷以上,比单一种植一季稻收入增加4.8万元/公顷。稻虾共生模式在安徽省生态农业产业化试验示范中获得市农委和县农委的充分肯定,收入翻番,效益翻番,而且绿色环保,必将成为该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绿色增产模式之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