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学生该买贵的东西吗?
孩子,东西,小学生小学生该买贵的东西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学不建议买贵的东西,小孩子首先对物品没有价格观念,对他们来讲可用,有趣,就满足了,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想着其他的好玩的东西,比如乐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生应该买实用的东西。千万不要孩子养成见什么,就想买的习惯,那怕你在富有也不能让孩子养成这种习惯。习惯了就变成心态,后果会很麻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
我的答案是:两个“凡是”
1.凡是“享受”“可有可无”“炫耀显摆”类的,都不应该,即使家财万贯。因为不但可能会误导自家孩子,而且会影响周围风气。
2.凡是与“身体健康”“学习教育”“积极进取”“与人为善”类的,都应该量力而行但不强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东西不在贵贱,在于其使用价值是否满足你的实用需求,在能保证需求的前提下,买东西的贵贱就看你的经济能力了,个人建议还是坚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生不应该买贵的东西,应该买经济实惠且满足需要的东西。因为小学生是人生形成正确消费观的关键时期,还是避免养成虚荣、攀比等不良习惯的重要阶段。
如果小学生的家境不富裕,动辄就买贵的东西,给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是次要的,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长远的。再穷不能穷孩子,是指尽可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比如孩子在某方面有突出的天赋,即使多花点钱,有经济压力,也要尽可能创造孩子相关方面的学习机会。父母缩衣节食,给孩子买贵的东西,不是爱,而是害。孩子用贵的东西,可能引起周围同学的好奇、羡慕、议论,自然容易滋生孩子的炫耀心态,分散其学习的注意力。日后一旦不买贵的东西,在同学面前不能显摆,就会不高兴,导致虚荣、攀比的开始,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错误的消费观就会逐步侵蚀孩子,严重的可酿成恶果。比如,校园贷背后的深层原因其实是从小未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最终造成自杀、心理障碍等惨痛的后果,可见其害之大。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正常的生活费父母已经给了,他又向在外地打工的哥哥额外要1000多元,没有给他,教训式地骂了他几句,该学生竟跳河自杀了。由此可以看出,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是多么宝贵。
如果小学生的家境富裕,总是给孩子买贵的东西,会让孩子感觉家里的钱来得很容易,养成大手大脚的毛病。物质享受没有尽头,不能带来内心的快乐。让孩子在乐于帮助同学、乐于与同学分享的行动中感受到快乐那才是孩子真正内心的快乐,也是一个小学生健康且优秀成长的可靠法宝之一。做不到这样,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很难脚踏实地,不愿从小处做起,赚钱少的看不到眼里,赚钱多的胜任不了,他自己也倍感苦恼、迷茫,应对无措,严重一点可能演变为啃老一族,到那时父母悔之晚矣。
所以说,无论家境是否富裕,小学生都不应该买贵的东西,反而应该致力于勤俭节约良好习惯的培养,尽最大限度把孩子的心思引导到学习中去。真正做到这样,孩子必将获益终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生不应该买贵的东西,应该买经济实惠且满足需要的东西。因为小学生是人生形成正确消费观的关键时期,还是避免养成虚荣、攀比等不良习惯的重要阶段。
如果小学生的家境不富裕,动辄就买贵的东西,给家庭带来了经济压力是次要的,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长远的。再穷不能穷孩子,是指尽可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比如孩子在某方面有突出的天赋,即使多花点钱,有经济压力,也要尽可能创造孩子相关方面的学习机会。父母缩衣节食,给孩子买贵的东西,不是爱,而是害。孩子用贵的东西,可能引起周围同学的好奇、羡慕、议论,自然容易滋生孩子的炫耀心态,分散其学习的注意力。日后一旦不买贵的东西,在同学面前不能显摆,就会不高兴,导致虚荣、攀比的开始,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错误的消费观就会逐步侵蚀孩子,严重的可酿成恶果。比如,校园贷背后的深层原因其实是从小未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最终造成自杀、心理障碍等惨痛的后果,可见其害之大。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正常的生活费父母已经给了,他又向在外地打工的哥哥额外要1000多元,没有给他,教训式地骂了他几句,该学生竟跳河自杀了。由此可以看出,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是多么宝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