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生礼仪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礼仪,论语,孔子人生礼仪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论语》中有原壤这么一号人,母亲去世后,他请孔子帮助治丧。“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原壤伸展两腿坐成箕踞状等孔子,孔子对原壤不礼貌的行为十分反感,批评他道:“你年幼时不讲孝悌,长大后毫无成就,老了不死,真是祸害。”用手杖敲了敲原壤的小腿。
古往今来,站没站相坐没坐相都是不文明、没素质的行为。现代商务交往中,常见不文明行为还包括:聊天、用餐时玩手机,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当众剔牙、嚼口香糖,当众挖鼻孔、掏耳朵、挠头皮,边吃东西边打电话,公共场合抖腿,当众打哈欠等。
3
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和黏合剂,使不同群体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孟子·离娄章句下》)。
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尊重需求(respect & esteem needs),而且是比较高级的需求。“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则是一种教养……运用礼仪,学习礼仪时最最重要的就是尊重!”(金正昆《商务礼仪》)
4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9月10日教师节当天,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发出公开信宣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一段子手,马云早在2007年就曝出金句,“我认为,员工第一,客户第二。”在2016年则说:“我们第一的产品是我们的员工,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员工强大了,我们的产品自然会强大,我们的服务会做好,客户才会满意。”
虽然很快被事实打脸,但很多人还是因为这些金句而凭空增添了对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好感。事实上,没有哪家伟大的公司敢不尊重员工、不重视员工。礼仪的本质就是律己、敬人,互尊互爱。礼仪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塑造个人及组织的形象。
礼贤下士、以礼待人,以博取利益、好处的事,古已有之。“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史记·鲁周公世家》)
5
礼仪是快速树立威信的捷径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在上位的人喜好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说:“领导的实质就是影响别人。”想要影响别人、快速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就得树立自己的威信。律己敬人、自尊自爱者,不怒自威,亲而难犯。
刘邦统一天下后,厌于君臣礼节不严。大臣们大多缺乏文化教养,完全不懂礼仪,整天大吃大喝,喝醉酒就吵吵嚷嚷,甚至舞刀动枪。叔孙通毛遂自荐制定朝仪,采用古礼并参照秦朝仪法而制礼,召儒生与其共订朝仪。汉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王大臣都依朝仪行礼,次序井然。借礼仪制度建立个人尊严、提高个人威信,这是刘邦有意而为的:“我现在才算真正体会到当皇帝的尊贵了。”
6
礼仪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
家庭是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的一种社会关系。家庭礼仪可以使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家庭幸福。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不让父母担心的去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的《弟子规》具体明确的记录了人们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南宋以来使用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蒙学第一书”《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7
礼仪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
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细节决定成败。讲究礼仪可帮助人们实现理想、走向成功,可促进全体员工团结互助、敬业爱岗,可增强人际交往和竞争实力,从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张良拜师、程门立雪都彰显了礼仪在个人成功路上的重要性。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论语:尧曰篇第二十》:“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荀子·修身》:“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做人没有礼节就不能生存,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得安宁。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客户之间的交往,商业活动的成功,一般人都猜测它来自于不群的智慧、非凡的手段或出众的口才,然而松下幸之助说:“错,它来自高妙的礼仪!”
8
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
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每一位有追求的人都应该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关于日本国民文明有礼的报道,常常令人惊叹。人民网东京2018年3月30日电据日媒报道,日本奈良县生驹市政府将从4月1日起推出防止被动吸烟的新规,要求职员在“吸烟后45分钟内禁止使用电梯”。并贴出告示,要求进出市政府大楼的人也予以协助。
2018年莫斯科世界杯,日本无缘八强后,日本球迷痛苦万分、遗憾落泪。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仍一如既往地将垃圾收拾进垃圾袋,保持看台的一片干净。赛后,国际足联总协调官晒出了日本更衣室照片,球员在离开前将这里收拾得十分干净、一尘不染,并留下了纸板,用俄文写道:“谢谢”,东道主俄罗斯瞬间被感动。FIFA官方在推特上称赞道:“他们是所有球队学习的榜样!能与日本队交手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
“礼,体也”,它是一切事物之本。对国家是立法之本,对个人是修身之本。“礼,序也”,它是人们必须切实照此去做的原则、规范。“礼,养也”,它是节制人欲、避免纷争的手段。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人生第一课、必修课。了解国际通用的礼仪规范,有助于抑制人的动物性、提高社会公德、和谐人际关系、塑造光辉形象、快速树立威信、家庭美满幸福、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社会文明富强进步。
上一篇:白发会遗传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