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想自学英语,零起步,大家给下建议,谢谢?
英语,语法,单词想自学英语,零起步,大家给下建议,谢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是考察目标单一。
我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看过一个视频。一个美国人现场直播自己做中国高考英语的卷子,但是最后的成绩却不是很理想。
再来看看现在非常火爆的剑桥KET/PET考试。如果大家仔细去看真题,你们一定会发现,这么权威而有名的考试里竟然没有一道单独存在的语法题,但是每个部分每道题如果孩子不懂语法还真的不会做。而且这样的考试,每一道题的目的都旨在考察孩子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而早已超越了考察对语言规则的掌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外语法教学最重要的差别在于教学目标的迥然不同。中国学生学语法,常常是以做题应试为导向的。如果学习语法的目标是通过考试,老师只需要保证学生能够“熟记”很多规则就够了。这就好比教孩子五线谱、和弦等音乐理论,但是从不给他们机会接触乐器或者尝试作曲。所以,如果语法学习的目标是做对选择题,那么学生只会把精力集中在一些知识点上。例如,如何分辨词类、如何辨别时态用的对不对、可数和不可数的具体搭配、如何把主动语态改成被动语态等等细节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人的语法考题,连英国人美国人都一头雾水、不明就里。
而英美教育的目标,则纯粹在于让孩子通过运用这些语法规则,使写作更清楚、更优雅,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是表达能力的终极表现和衡量成功的人文教育的标准。
四是实践运用太少。这就是我刚刚举我先生的那个例子,语法理论背诵的巨人,但却是实践的矮子。简单的道理,理论好不等于实践强。我们前面提到了我先生的英语语法实践方式是什么:做题、考试。实际上他的学习是一个从背语法——做题考试的单向途径,简单的添加、机械的记忆,最多是题做错了再回去重新背、重新背好了再做题,机械的记忆。最终就是记得快、忘得快。但是老外呢,阅读、听力输入——语法学习——阅读、听力、交流输出——能力考核——语法再学习—阅读、听力,以次类推,这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循环渐进的过程。但是这个循环是完美的吗?当然也不是,只不过他是更适合老外、也是更适合语言学习规律的一种方法。
实际上无论是“语法至上”还是“不学语法”。不管哪种观点,都有失偏颇。语法永远都是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好比汉语里“我吃饭”说成“我饭吃”,肯定会被人笑掉大牙。不懂英语语法,和老外交流一样也会闹出笑话。
所以这里我想说,语法学不好我们能够怨孩子不努力吗?不能,我们的孩子多可怜。他们不想学好吗、他们不想快乐吗?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家长也不要悲观,上面的这几个根源、几个问题实际上是可以克服和改变的,实际上我们是可以把老外的方法和我们的方法相结合,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的。那么接下来,我就来讲讲第三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学语法?
提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传说中英语老师对于语法的四大法宝:你想多了,根据句意,固定搭配,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年和英语老师的对话,是不是这样?遇到一道语法题,我们说:“老师,这题我怎么又选错了?”老师会说:“这题是你想多了。”我说:“怎么才能不想多呢?”老师说:“你得根据句意来判断。”我又说:“我根据句意判断了,但还是选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儿?”老师于是说:“这是固定搭配。”我说:“老师,为啥有这么多的固定搭配?”老师回答:“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凡是连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的问题,老师几乎统统都会以这四种理由来回复。很多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习惯性的去记忆那些所谓的总结和规律,都忘记了从语法的本源去探寻和理解它存在的意义。
我们新文达少儿英语团队研究的经验就是“将英语母语国家的学习方法本土化,但不能全盘照搬,要规划一条适合中国孩子和国情的英语语法学习路径”。
由于时间有限,我就简单谈几点建议吧: 实际上就是两早、两多,即“早下手、早规划、多输入、多实践”。
一是早下手:早启蒙,从时间上分解压力、分散任务。
实际上和老外相比,英语作为他们的母语,他们从刚生下来就开始学。从他们开始接触英语的那一天起,每天都会有语法知识的输入了,这时的输入体现在日常的交流、还有各种阅读。等到孩子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量后,北美的孩子才会开始系统的学习语法。
比如,绘本中的内容都是自带正确语法的,比如孩子会听到读到很多的“I”和很多的“me”,听多了他会大概有个感觉,什么时候用“I”,什么时候用“me”,不需要刻意记规则。
而当接触英语一两年,有了一定的单词和阅读量积累,上了小学就可以开始系统学习语法知识了。这时孩子就会明白,噢,原来什么时候用“I”,什么时候用“me”是有规律的啊~理论和实际终于碰上头了!
但对我们的孩子而言,总体而言,我们孩子英语启蒙仍远远落后语文和数学的启蒙。孩子们对于英语语法的学习大多是在小学以后。而且,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是同步的。从我们学习英语第一课开始,没有任何过渡,直接开始学习语法。所以,我们启蒙越晚、下手越晚,我们在语法学习上面临的压力也就会越大。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孩子接触英语呢?目前很多机构说法不一,前几年说是6-9岁,后来说3-6岁。但从目前国外教育机构的研究和我个人的经验认为,的确可以说3-6岁是英语学习的黄金期,受母语干扰程度小,但从启蒙的角度而言,我认为是越早越好。
关于早启蒙方面,我也是专门进行了一些研究的,而且也掌握搜集了大量的英语启蒙的片子和在线的资源。这里因为时间有限,也不是我讲的重点,我就不展开推荐了。如果这里有在教育和打算教育二宝的家长,也可以加我们新文达的微信,和我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所传达的观点就是,英语的启蒙,尽可能的早,家长不要犹豫、也不要观望,尽早下手、尽早启动。
二是早规划、精规划:专业规划孩子的英语学习之路,把课外和校内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现在在英语学习中经常会提起一个长期学习、合理规划的理念。讲到这里,我先讲一讲为什么要长期合理的规划,我们说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那么语法更是如此,他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们讲孩子学习语法痛苦,是老师的责任吗?当然不是,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高中的英语老师,我们的老师都是非常非常敬业的,我有不少朋友都在各个层次的学校当老师,教外语,包括大学的。那我们经常聊起来就是,小学老师英语就是带孩子玩玩、中学的老师只关注中考、高中的老师只关注高考,全都被升学率牵着走。而很少会有一个老师能够从孩子整个人生、整个未来发展的角度去规划孩子的英语学习。
所以,能够规划孩子英语的人是谁?当然是我们家长。家长又该如何规划呢?
上一篇:你现在过得开心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