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想自学英语,零起步,大家给下建议,谢谢?
英语,语法,单词想自学英语,零起步,大家给下建议,谢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英语学习其实是一个很宏大的主题。如果真的要展开来说,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在这里,我就不面面俱到了。今天我就以英语语法学习这件事为例来说说。中国孩子每天都在学语法,可以说,一提到学英语,中国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要背单词、学语法。但是我们真的学好了语法吗?做语法题也许能做对,可一到写文章和口语表达的时候,还是错误百出。所以,这并不是学好了语法。原因何在?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一讲我们家的情况。如果了解我的人,一定知道我的大儿子。他三年级裸考优秀通过了PET考试,听力满分。他在三年级之前是没有接触过系统的语法学习的。而我呢,则是经历了一个学英语——用英语——教英语的过程。可以说,我和我的大儿子都在学习英语和从事英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这里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庭的另一个成员,那就是我的先生。我先生跟我是大学同学,所以实际上他也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但是,我特别不愿意说他是英语专业的,因为在我们家三个学英语的人中,我和大儿子都觉得他的水平是最低的、运用能力是最差的,整体拉低了我们家的平均水平。但是有一点,他的语法理论那绝对是我们家的NO.1,但你要说运用吗?我和儿子经常调侃他是“语法理论上的巨人、运用中的矮子”。
这背后的原因在哪呢?如果你了解了我们三学习英语和学习语法的经历,你就会神奇的发现,我们一家绝对是中国学生20年语法学习的一部血泪历史。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国内语法学习的地区差异、时代差异,还体现了国内和国外语法学习的本质差异。
按照绝对痛苦——痛并快乐——轻松快乐的顺序,我把我们家三个人学习语法状况分了各类,实际上这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三类中国学生,不信家长可以对号入座:
第一种是绝对痛苦类的,就是我老公这种。他学习的背景是什么呢?东北地区三四线小城市,英语教育从初中开始,资源有限、老师水平普遍不高。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叫做“语法为王”,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本身问题不大,是对语法的重视。但问题是在于他们的学习方式完全是“语法为王”,老师会把语法点单列出来,让他们死记硬背,那是妥妥的背语法,跟听说读写能搭上边的很少,基本上就是语法——试题这个渠道,输入的是语法点,输出的是考试题。这种集中攻关国内应试、服务应试的结果是什么呢?最终他的高考英语成绩可以说是不上不下,不算突出、也不算太差,但是到了大学学习专业英语以后呢?结果可想而知,两个字痛苦,非常痛苦,用中文说起英语的语法点头头是道,但是落实到听说读写上,实际效果不好。我老公整个大学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可以说非常痛苦,他个人是很努力的,但是长期形成的语法学习惯性和薄弱的基础,让他追赶起来非常吃力。尽管最后也顺利毕业,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但每每谈起这些,我感觉他的英语学习记忆力很少有美好和轻松可言。
第二种是痛并快乐类的,就是我自己这种。关注我的家长可能都了解了,我呢当年是北京考生,和我老公想比,在学英语、学语法的同时,实际上北京当时已经开始重视其他的方面。我当时会听英文歌、看《走遍美国》、看很多简写的英语名著等等。所以我的高考英语成绩还不错。在开始学习专业英语后,成绩也很好。尤其是有了语法的积累,我在学习专业英语后听力和口语方面的优势很快就发挥出来了,在学校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到了驻外以后经常被老外夸奖英语地道,这也变相促进了我进一步学英语、研究语法的热情。虽然当时学生年代为了高考,背语法有痛苦的感觉,但是后期转入专业学习和实践后,我却也得到和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快乐,而且还经常会跟当地的英语老师交流学习和教授语法的方法和心得等等。
第三种是轻松快乐类的,就是我儿子麦昆这种。我之前跟大家讲过,麦昆PET优秀,PET通过就相当于高考的水平了,但是如果你仔细研究过剑桥的PET考试的话,他对语用,也就是词汇和语法运用的程度要求实际上是远远超过高考的,知识点的覆盖也是超过高考的。那可能有家长会问我,他英语这么厉害,他学过语法吗?我的回答是“用过但是没背过”。此话一出可能很多家长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老师或者我从来没有要求过他去专门去背一个语法点。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师和我所做的更多的都是引导他去从阅读、交流、听说、写作等各类实践中习得一些东西、运用一些东西、总结一些东西、完善一些东西。完全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如果你问麦昆学习语法痛苦吗,他会肯定的告诉你哪来的痛苦?他可能甚至说不清到底什么是语法。
大家看看上面这段英文,是我们家麦昆前两天在海南自己刚刚写的一个关于防止污染的演讲稿。当时我看了后看到里面用了大量的完成时、复杂的从句等等。当时正赶上我在研究和准备语法这篇稿子,所以我就特意又问了问他,我们俩对话原文如下:
我:丸子,你最近这篇演讲稿我看了,你学过语法吗?
麦:妈妈。我不确定我学没学过语法,是这篇稿子写的不好吗?
我:不是的,丸子写的很好,我发现你用了好多复杂的从句,你以前学习过从句的语法吗?
麦:妈妈,什么是从句,我忘了学没学过,我只知道应该怎么用最好。
家长们看到了吧,实际上我和麦昆之间的对话已经重复过好多次了。所以,我经常跟我们的老师感叹我们新文达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此处无语法、却处处是语法;我们教孩子学语法、用语法却不教孩子背语法”。
总的看,实际上通过我们一家三口的学习语法的典型经历,对比老外学语法,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中国孩子学习语法痛苦的根源到底在哪呢:
一是学习周期较短。和外国孩子相比,作为二语或者外语而言,我们起步的确比较晚,北京还好些,其他地方更差,所以直接导致的就是孩子要在中考、高考前的短短几年集中学会语法点,可能外国孩子天天学还要学10年的东西,我们的孩子要零星的集中在6年乃至3年之内学完,所以老师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只能是死记硬背。从根本上产生了学语法就是背语法的错误观念。
二是有效输入不够。实际上我们很多的英语从业者都研究过,我们国内校内英语教材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词汇少、语法难。可能好多家长会说,你不是刚刚说我们的英语语法跟同龄的国外孩子比简单吗?怎么又说难了呢?我这里说的难是什么,举个例子,我们孩子可能初一需要掌握20个语法点,但词汇要求只有1000,每天的阅读量、听力量只有不到半小时,配合每个语法点的校内课文只有几百字,老师就只能说孩子你背吧,把课文、例句和语法都背下来。但同比国外孩子呢,假设他初一也需要掌握20个语法点,他的词汇量会是多少呢,至少在3500-4000以上,每天的阅读量和听力量更是不用说了。所以你说我们的孩子惨不惨、难不难,有效的输入少之又少,最终背的语法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中楼阁,看着一时风光,实际上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塌了,知识体系也塌了、孩子内心也塌了。
上一篇:你现在过得开心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