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想自学英语,零起步,大家给下建议,谢谢?
英语,语法,单词想自学英语,零起步,大家给下建议,谢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第一讲的时候,我就讲到过,目前我们国家公立校内英语的标准是比较低的。英语是唯一一门可以在小学就达到高中水平的学科。如果,我们可以结合校内英语的词汇、语法要求,用更高的标准、更合理的规划把孩子的整个英语学习串起来。相信,孩子真的会不一样。
在这里,我很想跟大家说一下剑桥通用五级考试。大家听得很多的KET/PET都属于这个考试的范畴。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考试,而更像是让孩子打开英语新世界的一个窗口。前面说过,在这个考试里,你找不到一道题是直接和语法相关的,但是又会让你觉得你如果不会语法的话,一道题也做不对。作为剑桥大学考评部一个重量级的全球性的考试,它的考察形式和它们对于语言的定义和理解一脉相承语言,和成绩无关,和背诵无关,而和运用有关。通过对KET/PET的学习及备考,孩子可以体会到,哦原来,英语还有这样的一种学法,这种教法和学法和学校里讲的完全不同。
KET对应的是中考难度,PET对应了高考难度。现在在北京,三四年级通过KET已经是常态了。麦坤是在去年5月份考过了PET。对我而言,我并不是为了要这个证书而去考试,我更多的是希望借助这个科学的体系,来帮助麦坤的英语学习良性发展。在这个框架下,麦坤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阶段性的小目标和发展的方向。从而,达到英语学习的一个飞跃常态化。
如果孩子可以沿着这样的一个体系学下去,我想就相当于占据了一个制高点,校内英语也一定没有问题。
教材永远没有老师重要,所以即使是英语水平很高的父母,也不一定能够成为专业的教师。
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儿,专业的机构来做专业的规划。专业、长远的规划一定是校内和校外、长远和眼前、应试和能力相结合的规划。
三是多输入、勤输入:通过丰富多样、有效有趣的输入,让孩子自己寻找出语言的规律。
每个人学习英语的方式、学习语法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有人精读原版书、有人死记硬背语法、有人疯狂刷题,不可否认每一种方式都有成功的可能。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一条高效、快乐轻松的、性价比最高的路径,这样的方式肯定是要符合儿童心里成长规律的。
我个人觉得就是沉浸式的教育法、让孩子有大量的输入,努力为孩子创造语言环境、让其沉浸其中,自己找出语言的规律。
而我们的学生在校内课上的输入恰恰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很多孩子甚至还是再把英文先翻译成中文,了解到它的中文意思,找到中文答案后,再把中文答案翻译成英文。这些疯狂刷题、机械记忆的方法,真的不会让孩子轻松。不是有一句话吗?语法本身并不痛苦,使我们痛苦的是学不会。
那怎么让孩子自己寻找规律呢?首先就是要大量的占有材料、大量的输入。比如我昨天提到过的分级读物。以RAZ为例,因为是在线阅读库,所以RAZ一直在更新内容,中低阶每个级别都近百本。所以,如果能够把RAZ都读下来,那也是几千册啊。
那么,在这样的大量输入中,如何寻找规律呢?
我以一本RAZ的书举个例子。
看这个内容,就知道其实暗含的语法点是当实义动词第三人称时要加s。但是,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一本很有趣的图画书、很有爱的一家、很多好吃的。发现了一个现象——有的动词+s。发现了一个规律——只有在爸爸妈妈后面的动词才+s。 这些过程不仅有视觉刺激,还有主动的思考。
相比之下,你让孩子坐在板凳上,然后在 ppt 上一条一条的列出来,同学,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是什么?什么情况下用s?什么情况下不用?,每个的格式都是什么,然后造句,然后填空,然后翻译…… 最后,很多家长和老师抱怨:孩子上课坐不住,为什么?
归根到底,语法是用来沟通的,不是让人背诵的。
我的看法是,如果是小学三年级以前的孩子,首先必须保证阅读量够、输入量够,在这个前提下,考前系统的梳理一下语法知识即可,日常并不需要刷大量的语法题。语法是总结语言使用规则的,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学习语法知识才能事半功倍。
我这里再强调一下,学习语法的最佳方式肯定是要符合儿童心理成长规律的。
我们以北美的语法课堂来举例。
北美1年级只需要学习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它们的用法。看屏幕上的目录表,你留意到没?这时孩子学到的语法“概念”都很接地气。我们知道,名词的英文术语叫Noun, 动词叫Verb, 形容词叫Adjective, 但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这样的名称太抽象了,所以在这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叫Naming words(表示名字的单词)、Action words(表示动作的单词)和Describing Words(表示描述的单词),而且,还会专门练习一些常用的、而且容易混淆的词汇:
而到了5年级,所有词类都要求掌握,除了名词动词形容词,还有副词、代词、介词,动词也分Helping Verbs辅助动词 和Linking Verbs连接动词等等… 当然,这时的概念名称也都是真正的术语了:Noun, Verb, Adjective…
低年级,重点在正确性,要说对,写对;而到了高年级,除了正确性以外,更关键的是“好”,要说得好,写得好。
和单词类似,句子的学习难度也是逐年递增。1年级学习简单句子的组成部分,同样地,这时还不会出现“主谓宾”这样的专业词汇,而是学习句子的Naming Parts(“有名字”的部分)和Telling Part(“告诉你”的部分),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句子组合练习:
而到了5年级,同样也是学习句子,练习难度却有了很大的提升。孩子要学会区分更多类型的句子,比如祈使句、感叹句等等。
所以总结一下,我个人认为在能够做到大量语料输入的同时,7-9岁应该可以介绍一些简单的语法规则了,但不要大篇幅地给语法条目,否则会增加孩子对于各种公式的恐惧;9岁之后可以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入门,11岁之后可以引入复杂的现象。当然,这些语法所依托的内容应当有趣、有用、贴近学生生活。
总结一下,当阅读量足够大,见过的语料充足后,家长可以再选择难度适合的语法书来帮助巩固语法规则。所以,大部分父母对于孩子语法学习的焦虑都是没有必要的。有一些孩子的语感和语言能力很好,父母没有必要让孩子过早地进入到抽象的语法规则里,尤其是9岁以前的孩子,不适合学习语法。
四是多实践、敢实践:通过各种各样的语用实践和考核,让孩子潜移默化中体会到语法学习的重要和快乐。
我们讲学习之所以能够快乐和轻松,必须是有成效、有成就感的。所以我还是主张孩子在有了大量的输入、有了专业的学习后,要大量的输出,要多去用。实际上除了说意外,我们也鼓励大家参加MSE考试,因为这些考试考的是语用的能力。当孩子感受到通过潜移默化的语法学习,其语用能力提高了,口语更加地道了,其自然而然会更加愿意去研究语法的运用。
一提起语法,最容易联想到的应该就是“规则”了,你的脑海中此时可能出现了“现在完成进行时应该用 have been doing, 情态动词后面应该用动词原形”这样的规则。长久以来,很多人学语法都只停留在记住规则的层面上,死记硬背将一堆语法规则记住,然后用来应付考试。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只记住了规则,但并不知道怎么应用规则,导致英语学得很死板。这也是很多中国学生虽然做了不少语法题,但在写作和口语中还是用不好语法的原因。
上一篇:你现在过得开心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