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禁止抬杠,假如刘邦是皇帝,项羽为大将,全面负责军事,能否消灭匈奴?
匈奴,项羽,刘邦禁止抬杠,假如刘邦是皇帝,项羽为大将,全面负责军事,能否消灭匈奴?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禁止抬杠,假如刘邦是皇帝,项羽为大将,全面负责军事,能否消灭匈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深了,象棋出不来,楚河汉界,相争,胜负难解难分,韩信,韩信点兵怎么安排,都是天意,比,比例,比如也有日夜白昼之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项羽的力拨山兮气盖势的气魄打败匈奴决无问题!但消灭整个匈奴似乎不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跟匈奴打这场仗真的可以说是刘邦打得最丢人的一场仗了,甚至超过彭城之战。一个在楚汉战争中,身经百战的大汉君主,竟然被匈奴冒顿单于用策略给赢了,真是给中原的那些军事家丢脸啊。
而且,从后来的汉匈战争来看,这也是大汉朝最有机会一次全歼匈奴的唯一机会了,错过了还挺可惜的。
简单说一下,当时刘邦咋打的这场丢人的仗
按《史记》所说,匈奴四十万骑,虽有虚报嫌疑,但应该还是优于汉军的。
刘邦带了三十二万军队,大部分是步兵,一少部分骑兵。
刘邦先派使者去探,然后匈奴人直接一招“瞒天过海”,让使者看的都是老弱病残,十几批去完回来都是这么说的,只有娄敬说匈奴人有诈,刘邦不听,带着先头部队就冲上去了。这是有多飘?这是有多看不起冒顿?
结果,人家匈奴人反而“以逸待劳”,等着你刘邦进包围圈,然后一招“关门捉贼”,最后把刘邦直接困在白登山上七天七夜。
最后刘邦还要靠贿赂阏氏才能跑出来。
项羽要是知道刘邦打这么丢人的一仗,不知道他能不能气活了。
如果换成项羽指挥
这场仗如果换成项羽指挥,按照项羽的性格,开局还真没什么大变化,搞不好啊也能被匈奴人给围了,不过结果可能是被项羽直接冲出包围圈。然后带着大部队再杀回来,然后冒顿就直接撤了,匈奴人忍受不了那么大的伤亡。
所以,虽然项羽也会“中计”,但是总不会像刘邦那么丢人。
这个仗最好还是换韩信来打,那就不存在被匈奴人迁着鼻子走了,玩战术,项羽和刘邦都不太行,冒顿那点小技巧在韩信面前更没法玩了,如果这场仗打好了,很有可能一次性就把匈奴主力消灭,冒顿也跑不了。
就算效果一般,也能重创匈奴,至少十几二十年的缓不过来,草原上未来谁最大就很难说了,至少汉初北边边患能少很多。
所以说,这个锅只能刘邦来背,因为他不信任韩信,他自己又没打好,最后吃苦头的也是他的大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能,因为韩信是怎么死的,何况刘邦驾驭不了项羽那祥的人。结果不可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抬杠,既然是假如,那就抛开历史事实不谈,刘邦是皇帝,项羽为大将。
历史事实可以不谈,但人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便改了这江山,但这性格可是改不了的。
刘邦的性格有其两面性,为人豪爽、有志气、能识人、善用人,另一面则是脸厚,心黑,手狠。他是个过河拆桥的卑鄙小人,也是个深谋远虑的帝王。
项羽的性格就简单多了,为人爽直、武断、鲁莽,他高傲、他霸气,自信与自大并存,是天生的英雄式的人物。破釜沉舟,以一当十,战神一般。
刘邦登基后怀疑猜忌、残酷无情,一起闯天下的“好兄弟”,七个异姓王,接二连三的被杀了,虽说卑鄙残忍,何尝不是一个帝王的深谋远虑,毕竟异姓王做大进而危及社稷的前车之鉴太多,同样项羽这样战神般的大将,怕是刘邦的大忌,即便有消灭匈奴的实力,怕是也难被委以重任,很可能建国初期,就被“攘外必先安内”的给解决了,等不到对外征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错误的看法。
别说项羽,就算刘邦一人统军也可能灭了匈奴。所以在白登被围,真正的原因是准备不足。事实上这场战争双方是平手。
很多人不知道匈奴汗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也不知道冒顿是什么样的人,单纯就刘邦在白登被围,后采用和亲的方式对付匈奴就认为刘邦是被匈奴打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要说清这件事必须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恩怨讲起。
首先,两个民族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各自的地理环境不同导致生产方式不同。游牧民族土地贫瘠但有更多的活动空间,生产方式来自采集,掠夺和贸易。抢劫本来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农耕民族正相反,定居,安定,但容易被土地束缚。北方游牧民族在周朝的时候已经多次入侵过,甚至灭亡了西周,卫国,但当时他们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所以就算是打下中原的土地也控制不住。相反,只要中原民族坚壁清野,就很容易击败他们。齐桓公就提出过“尊王攘夷”。总之在周代,游牧民族没有对中原文化造成多大的冲击。
上一篇:男款牛仔马甲配什么裤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