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没考好,要不要剥夺他玩儿的权利?你怎么看?
孩子,家长,成绩孩子没考好,要不要剥夺他玩儿的权利?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不是一味地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力。
所以,孩子考的不好,家长应该跟孩子站在一起探讨“如何打败困难”,而不是“跟困难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我是两个孩子的宝爸一枚,一边赚钱养家,一边陪娃长大,记录着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即便脚下的路,泥泞不堪,也坚信会有美好的明天,只要坚持,未来的路不再遥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考不好没有必要剥夺孩子玩的权利,玩是孩子的天性,很多闪光的念头都是在玩中萌芽。现在的孩子在一个充满诱惑的环境里成长,自控力差,这就需要家长多陪伴,多引导。言传身教,无论学什么做什么,如果家长可以陪伴引导,适当给孩子一些玩的时间,而不是完全的剥夺,让他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样比较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孩子对学校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公园商场游乐场或者在家玩游戏看动画片,对他们的诱惑太多了,这也不能怪孩子们。对于我本人来说,我是一名80后,很多游乐场的东西我也没玩过,商场吃的我也很多没吃过…这就是诱惑啊。连我这个成年人如果不是心疼钱都会忍不住想吃想玩,何况孩子呢?
孩子上学读书认字学知识文化,学道德礼仪,学感恩,学回报…学人生,考试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段插曲(或者有很多家长不认可我的想法)只要能在考试中失误的地方下次别犯同样的错误,粗心做错了的,下次要平常心对待考试过程,淡定处理,平稳去考,发挥正常水平。
一次没考好,如果孩子年龄小就可能要家长耐心去跟孩子们分析试卷、题目,有些时候孩子们做题目脑袋思路会转不过弯来,这就要家长帮忙让孩子思路拐过来。多动之于情晓知于理,苦口婆心的告诉他们要认真读书。让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
唉说那么多,其实我家那小子也让我头疼,刚上三年级,成绩下滑很厉害。考了60多分。三年级是个转折点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找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家长,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玩跟没考好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平时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千万不能说平时成绩挺好的,这次考试出的题目难,或者怎样。我们都是从学生那个时代过来的,哪次没有考好,什么原因没有考好,自己心里没点数?难道不是自己努力不够做的习题不够导致的?
玩是孩子的天性,大人下班了还想偷会懒躺在沙发上玩会手机呢。孩子没有考好,要不要剥夺他玩的权利?说明,平时家长并没有剥夺他玩的权利,一贯的成绩也还是可以的。以前也并没有剥夺他玩的权利,孩子或许已经习惯了。如果想强扭改变的话,当然可以,怕是很难,结果怕是也很难满意。
当然凡事都没有绝对的,也要看孩子的性格。求学的道路是漫长的,光是义务教育就九年,再加上高中大学考研考博要有十几年的时间。而我们家长,能陪孩子的时光也就青春期以前这些年,待到孩子读了高中大学,已经不是家长所能剥夺或者不剥夺的了。
所以家长能做的,也就是在我们还能努力改变一些事情的时候,就努力一些。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以及优点,让孩子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开阔孩子的眼界,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考试,为什么要考好,考试不好将面临什么问题。
父母的管教约束,在青春期以前有用,在这些日子里,孩子在父母的督促下,应该养成了一种求知欲,读书学习的好习惯。这种习惯将伴随他们一生,开阔的眼界使他们认识到,学习也只是自己的事情,正因为自己想要更好,才学习,而不是为了取悦谁。
劳逸结合,在有个强健的体魄的前提下,考取一个远大的前程,才是作为家长应该看到的。而不是在孩子大了以后回想起来,在某年某次因为某些原因而失误考砸了而得到的父母别样的对待,从而对他心灵造成的阴影。
就算是自私一点,为了留给孩子一个好的家长印象,孩子多年以后再想起这件事时候,父母的鼓励将会温暖他一生。原来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不断努力,偷懒的结果是立竿见影的。多亏当年父母的宽容、不离不弃,以后的人生路上才有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父母永远都是他坚强的后盾,不论成功或失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不找找孩子没考好的原因,现在的孩子都特别聪明,多沟通,讲究方式方法,不知道详细情况给不了你太好的建议。
上一篇:孩子动手打人有什么原因,不同年龄段孩子打人或被打后,如何引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