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很调皮,在经过劝说、鼓励无效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做?
孩子,家长,孝子孩子很调皮,在经过劝说、鼓励无效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做?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有些家长反馈,用尽各种方法,都阻止不了孩子的调皮。也明白更小的时候养成了坏的习惯,但已经这样不能回头了,不打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家长用尽各种方法对调皮的孩子讲道理而不起作用时,适当的“打”一次孩子,未尝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我一向反对对正在成长的孩子使用暴力管教,但前提是从小就要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已经让孩子养成了某些不好的习惯,用说教的方式已经不起作用,那再进行说教,无异于与虎谋皮!这个时候,对孩子“暴力”一下,没有什么不好!老人常言“棍棒底下出孝子”。
当然“打”孩子并非纯为了打,在对孩子施以惩戒之时,必须让孩子知道他为什么会挨打,同时告诫孩子,什么事应该干,什么事不能干,也就是说,偶尔的“打”,是为了让孩子受到应该得到的教育!那种动不动就动手、动不动就骂的做法,也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只能是人们说的“打皮了、骂聋了”。
因此我认为,适当的惩戒更有利于把孩子教育的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教育理念不一样了,我们小时候大人常说:“棒子出孝子,筷子出逆子”,不打不成才。
我们小时候母亲是出了名对我们严厉,后来参加工作后,越来越体会应该感谢母亲当年对我们管教,如今我们姊妹在远近邻居中 也是相对有出息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打孩子不一定是错误的。俗话说: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之下出孝子。对于特别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小孩子,可以适当的打一打,但一定要心中有数,做到既管教了孩子(让孩子记住这样调皮捣蛋是不行的、是要挨打的、是很痛的),又不能把孩子打坏。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就不要打了,还是说服教育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能不能打,当然能打,就看家长怎么打?如果像题主描述的那样,孩子调皮也是有优点的——孩子有力量,有活力,有掌控感。如果和同龄人对抗,他也一定是优胜者。
邻居是小孩上一年级,长得很高,也很瘦,有几次我看到他站在门口哭。我和他父母也认识,就敲门劝他妈妈说,让他进去,别冻着了。他妈妈说,孩子遇到点事就知道哭,而他爸爸最烦他这一点,就把他拽到门外了,他在屋外哭一阵子就好了。
我也不好说什么,心里想,如果父母不能认同自己孩子的负面情绪,多关注他一些,只采用类似的粗暴的惩罚方法,这只会让他失去安全感。等下次,孩子需要父母多关注时,他还是会采用哭闹的方法。
有一次,我看到这个孩子和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挣球,被推到了,他马上跑哭着去找妈妈了。内心没有力量,身体没有力量,孩子实际上很无助。
孩子有负面情绪或行为时,在父母眼里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应该被阻止的。但是需要方法的。先要了解一下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实际上,很多时候孩子只是在寻求关注,或者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处理问题。
比如,一个孩子在玩滑滑梯,打了一个小女孩,家长就骂他,孩子顶嘴说到,这个小妹妹不排队。在家长眼里,显然打人是不对的,孩子敢顶嘴也是不对的!可是如果家长先问明原因孩子还会顶嘴吗?如果家长利用这次机会告诉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做后,孩子的行为也会得到改善的。还有能不能看到孩子的正义感呢?
管理孩子时,如果家长只指出什么是错的,基本没有用!如果指出什么是正确的,往往很管用。
至于能不能打,能打!但有前提,就是要么有规定——他做什么,就会被打。应对突发性的,就要先有警告,警告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也就是说,在打之前要创造打的气氛——先指出他的错误,再警告!警告过后,一般聪明的孩子会停下来。不聪明的孩子,活该被打——没眼头。这样打孩子,是必要的惩罚,而且孩子受的伤害才是最小的(曾仕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不听劝告的孩子来说,可以打一次。但不能用力过猛,要把握好分寸,使熊孩子对明知故犯的事有个怕觉,使他提高警惕,以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一到晚上就会很丧,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