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扬州17岁少年自杀,遗体在宝应船闸被发现,留下遗书称学习压力太重,父母:我怎么也不能接受啊, 你怎么看?
孩子,压力,父母扬州17岁少年自杀,遗体在宝应船闸被发现,留下遗书称学习压力太重,父母:我怎么也不能接受啊, 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警示之四:提高抗挫能力
现在的孩子,在挫折面前,显得十分的脆弱。爸爸不让玩手机,就跳楼了;老师批评严厉一点,就自杀了;成绩没考好,就跳江了……孩子们的抗挫能力太差了。在生活中,要让孩子多一点磨难,锻炼他们的抗挫能力。
总结
人死了不能复生!不知道天堂那里有没有压力?也许那里不用学习,没有考试,没有排名次,也许那里不用升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压力的世界到底有没有?我不知道你去的那个世界怎么样,所有人终究有这一天会去体验的,但绝不会像你这样既不迫待的去,因为我们还要完成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责任,我们的担当。
这种孩子我真不知道怎么说他好,不管怎么样你都应该心中有你的父母,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心里话,有什么压力,你应该跟父母说一说,哪怕发脾气发牢骚的说一说都可以,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年纪轻轻的性命,我不知道该指责你还是同情你,你带给父母的只能是更大的伤痛。
在面临升学的压力下,我们的父母可能会对孩子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孩子如果考试没考好,家长可能在言语上会有一些说辞,这个很正常,哪个家庭不是这样。就是那些专家所说的成绩不重要,但是面临他自己孩子的时候,他也不会这么说的,成绩无所谓。专家的孩子有很多选择的权利,而我们普通家庭是真的没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只有自己努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我们家人也只能告诉孩子的是,中考,高考是唯一对你来说是公平的竞争机会,这个本身都没有错。
造成这种结局的往往是孩子心里承受不了自己的普通平庸。特别是自己本来成绩还可以,因为各种原因青春期的叛逆,玩手机耍游戏,导致自己的成绩下降,整天和家长或者老师处于一种对抗状态当中,等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明白学习的重要,自己的前途看似很渺茫,心里很着急,又没有办法,而我们家长不是每个家庭都是教育专家,都能够有较强的抚慰、疏通孩子心理的能力。
往往这种孩子在班级在学校都会受到被歧视的现象,不管是语言还是行为上都会被其他孩子看不起,瞧不起。而现在大多数学校比较重视应试教育,对于孩子心理健康上的重视不够,社会上普遍形成一种唯分数论来成败!可是这也没有错啊,社会就这样现实的。大多数想改变命运的人都是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往上走的,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阶层。
没说的,孩子,你走好吧,愿你在另外一个世界没有压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压力与动力,只有源自于自己的压力,才可以转换为动力,否则就会转化为负担。
高二时,我报了化学的奥赛,每天晚上下了晚自习回到住处大概九点半左右,然后洗洗弄弄,一个人在做两套卷子,一直到比赛前两天。
后来有一段时间,又参加了数学联赛,每晚的化学卷子没减,同时增加了2张数学卷子,大部分时间都得在1-2点睡觉。
那个时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压力,因为这些都是源自于我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所以成功地转化为了动力,也就不会成为负担。
你的钟,为谁而敲
假如,你的作业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某个心愿,或者某个目标,那么一切都是自愿的,一切都不会产品心里的抗拒,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假如,你是为了完成你父母的意愿,不管是父母要求好好学习,还是要考上什么好大学,亦或是为了父母开心,那么不管如何,你做的这件事情,就是在为他人去做,渐渐的很容易成为了你的压力,你前行的负担。
所以,你的钟,是为谁而敲?
天下的父母,你应该调整的是孩子的内心,而不是调整他的作息时间;你应该引导他明白什么才是他心里的目标,而不是告诉他哪个大学好;你应该做一个引路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控制者。
当孩子的心需要安慰时,你是安慰,还是落井下石
我敢说,绝大部分家长嘴巴上选择:安慰;行动上选择:落井下石。
我们举个例子:
当孩子孩子低着头,拿着分数给你,不及格。你会怎么办?
一通怒火由心底直上脑门,“怎么搞的啊,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明天开始必须……”,接下来是单打,还是混双呢?
你是否能抑制住你自己的情绪,好好地和孩子说,但是又必须让孩子充分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呢?
对于孩子,你只能控制自己,做好安慰。
自己的案例,我的做法
今天,我也遇到了,孩子上课外补习班,他被老师骂了。我心里很难受,当他出来之后,我就问他:“看起来不开心啊,为什么?”
他跟我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我就提起了我听到老师的骂声了,他也就简单地回复了两句。然后一路上聊了一会,到了全家超市门口,他拉着我去了,一路上我感受不到他内心对这件事情的重视。这样的态度不行,回到家,我把他拉到了房间,必须教育,我是这样做的:
1、说出我的心情,以及我对他内心状态的解读
2、再次明确我们这个学期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现状和差距
现状是他没找到,而且成绩开始下滑。
4、什么时候是快乐的
如果你做的都是对的,那个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如果做的,大部分都是错的,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5、暂时按我的方法,直到你提出更有效的办法
我也告诉他不幸的是过去了半个学期了,停滞不前;幸运的是:我们还有1个半学期。
6、计划从明天开始,我来负责监督质量
同时,我也打算从下个学期开始赞同课外补习,还不如之前没参加补习。参加了补习,反而有种失控的感觉。
7、跟他坦白,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可以变得容易,我们正在从不易让它变得容易的路上。
8、给了他一个深深的拥抱。
一开始让他自己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方法,也许并不是正确的,可能不是自身意愿的问题,而是还不具备这个能力,还是需要我们引导他一段,带他走一段。所以,我打算带他走数学,后面的英语一起走,语文就交给他自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