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扬州17岁少年自杀,遗体在宝应船闸被发现,留下遗书称学习压力太重,父母:我怎么也不能接受啊, 你怎么看?
孩子,压力,父母扬州17岁少年自杀,遗体在宝应船闸被发现,留下遗书称学习压力太重,父母:我怎么也不能接受啊, 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心中总会泛起一阵酸楚,到底是谁让少年背上沉重的包袱,以至于压垮了脊梁。
11月9日,17岁少年小马的遗体在扬州市宝应船闸被发现。11月4日,他的母亲发现他作业没写,书本却被烧掉了, 还留下3张纸的遗书在桌上,人却已经不见了。经过数日的苦苦寻找,最后面对的却是儿子冰冷的遗体,小马的父母当场泪奔:我怎么也不能接受啊!
据报道,小马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而母亲则全职陪读。小马正读高三,此前成绩还不错,一直在年级40名左右,但是最近成绩出现了下滑,甚至滑至年级200名左右。他的母亲也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孩子情绪很低落,但从来没有向母亲倾述过。终于有一天,他心中的苦闷难以排解,最后酿成了悲剧。
有的人说孩子的心理素质太差,心理太脆弱,这样的人长大了恐怕也难以承担重任。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其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也不同,但并非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就应该被淘汰,只不过,他们需要一条更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每一个人的内心就像一个瓶子,有人大一些,有人小一些,但只要不断往里面装东西,它就终有装满的一天。所以,这个瓶子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出口,使装进去的东西能够及时排解出来。最好的“出口”,就是倾述,而最好的倾述对象,就是父母。
小马成绩还不错,这说明他是有追求的。或许是意识到家庭并不富裕,需要通过上大学来改变家庭,也或许是出于一种自尊心,这种压力是孩子给自己的内在压力,是合理的,因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种压力也不会压垮一个人。
真正压垮他的是成绩下滑后的压力。成绩出现下滑后,老师曾找他谈过话,这对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来说,肯定是一种巨大的压力。而且,虽然他也努力想扭转,但始终没有出现自己想要的结果,成绩还是不断下滑。这个时候,他内心的瓶子可能就已经快满了,因此他苦闷、迷茫、情绪低落。
如果此时他能找一个人倒倒苦水,能有一个亲近的人给他打气、给他安慰,他或许就能挺过这一关。但是,老师显然没有意识到,母亲也没有意识到。也可能母子关系平时就并不那么融洽,母亲甚至也对孩子寄予很高的要求,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
没有人可倾述,没有地方排解,这个瓶子终究会装满,直到撑破。悲剧也就此发生了。
最近发生了好几起少年自杀的事件,每一朵花苞的凋落都让人心痛不已。我们也不难发现,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并不重,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此前所承受的压力和满负荷的内心。作为父母,必须保持与孩子亲密的距离和畅通的交流,要成为孩子的加油站和避风港,而不是拿着鞭子驱赶孩子的马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又看到一则新闻17岁少年,因为学习压力大选择了自杀,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让人不免心酸,为何屡屡要上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关于 题主所说,孩子在遗书中自称自己的学习压力大。现在的学生,更多的压力可能来自于升学的压力。前一段时间,有一位朋友的孩子,明年要面临小升初。朋友不知所措跟我聊天,因为之前我所在地区的小升初,要参加择校考试才能,有机会考上自己理想的中学。
随着相关考试改革政策的调整,择校考试已经被取消。明年民办小升初的择校方式,以电脑随机派位为主,孩子择校该何去何从?我只简单的告诉他,一切顺其自然,不能给孩子太大压力。
孩子自己可能个性比较强,也从其他的途径打听到,如果选择上重点初中压力比较大,各科作业下来,每天要写到11点左右。孩子跟家长提出了另外一个捷径,想走艺术的道路,现在开始苦练钢琴等等,目的是想躲开初中多学科繁杂的课业负担。我跟朋友聊了很多,更多的是希望他在孩子择校的问题上,客观冷静的对待,以自己现孩子现有的能力水平,家庭经济状况为孩子去择校。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都把孩子捧到心尖上,含到嘴里怕化了,抓在手上怕掉了。面对鲜活的生命,每一位家长可能愿意倾其所有。 其实我们更多的在关注孩子成绩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或者是身心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是叛逆,或者其他的压力过大产生抑郁等等。
据相关数据统计,绝大多数的初中生每天写作业的时间应该在三小时左右,而这写作业的三小时都是,从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挤出来的。也就意味着,写作业时间长休息时间相对比较短。
尤其是在一些重点学校的高三,初三每天11点左右睡觉是经常的事,每天六点半左右进教室这都成了规定。所以我们的家长更多的是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孩子疏散压力,培养良好的健康的人格。
结束语:每周抽出一些时间,让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跟孩子去散步聊天,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动向。告诉孩子只要你尽力了,结果不管是什么父母都可以接受。不要让孩子因为学习负担,而产生压力走向了极端,这是所有父母不想看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唉!又一是起悲剧上演。
还有一年就成人了,17岁的年龄恰好读高二,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这个少年离开人世,怎能不让父母悲痛欲绝啊。
可是不能接受又能如何?这起悲剧其实就源起父母的育儿观念出了问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多少家长对孩子的无限期望,也恰是因为有这样的观念,才导致很多家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过度在孩子的学业上施压。
当孩子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看不到希望时,便会产生内心的迷茫,与极度的沮丧感。
因为他们不知道未来的路将怎样走,而家长却完全无视孩子的心理困惑。
我接触过很多因为孩子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家长,那种焦虑感已经使家长心理出现严重的问题,如心情长期低落,睡眠不好,经常对孩子发火,对家人发火。这些负面的情绪每天都在催残着孩子的正常心理,当孩子发现不管自己怎样努力,都无法让父母开心时,便会彻底悲观失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