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崔琰?
的人,也是,宾客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崔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的观点不敢苟同易中天先生的对崔琰的评价,我觉得崔琰死的一点都不冤!(崔琰剧照)
曹操为何杀死崔琰?
崔琰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是被曹操因为小事情冤杀的,后世大都为其鸣不平,我看曹操杀崔琰的行为根本不是因为小事,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后世记载可能掩盖崔琰被杀的真实历史。
清河崔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名门望族,家族达到鼎盛,在朝廷做官的清河崔氏比比皆是,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清河崔氏才走向衰落。曹魏存续时间较短,被晋朝替代,不管是西晋陈寿作《三国志》,还是以后修编三国时期的史书都摆脱不了清河崔氏的影响力,记载方面偏向崔琰的记载尤其多,掩盖了历史的部分真相。此其一也!
第二,曹操对崔琰的评价,注定了崔琰的命运。
曹操对崔琰的评价非常之高,他是这样评价的:
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
曹操夸奖崔琰有古代伯夷的风骨,史鱼的耿直,贪婪之人因为他的名声变得清廉,壮士因为称赞他的品德变得更加勤勉,崔琰是那个时代的楷模和表率啊。因此曹操让崔琰担任东曹。
东曹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呐?根据史书记载,这一官职主要负责2000石以上文职和军职官员的升迁选拔以及免除这些人的职务,2000石的官员一般都是太守、刺史这一级别的官员,可以想见崔琰在曹操手中获得的权力有多大。(曹操剧照)
但大家看一看曹操把崔琰比作“伯夷”的这一古代人物干过什么事情,伯夷是商代孤竹国国君孤竹君的儿子,孤竹君死后,伯夷拒绝登上国君之位。在武王伐纣期间,伯夷叔齐两兄弟骑马阻拦劝谏周武王不要伐纣,周武王灭商之后,伯夷叔齐不愿意吃周朝的粮食,兄弟两个饿死在首阳山。
曹操自己就想代汉而立,他的儿子曹丕更是如此。而崔琰虽然是曹操的属臣,但也是大汉的臣子,试想一下,这么一个人物,假如曹操或者后代代汉自立,崔琰口上不说,内心肯定是一千个不愿意,肯定意图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破坏曹氏创立的基业。
曹操不单单杀了崔琰,还杀了许攸、荀彧、毛玠、孔融、娄圭、杨修等人,这些人表面上顺从曹操,内心却不一定忠心曹氏,尤其是曹氏代汉之后。曹操这是为自己后代篡汉清理障碍。这些人效力曹操多年,担任要职,笼络了一大批的门生故吏,影响太大,不除掉他们,曹氏的天下做的肯定不是太稳当,曹操有远见卓识,先下手为强,除去隐患。(荀彧剧照,也被曹操清除了)
第三,清河崔氏和曹植的关系也是崔琰的致死的原因之一。
崔琰在曹操身边担任要职,在曹操继承人问题上,崔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坚决支持曹丕成为曹操的继承者。
在曹操看来,崔琰言不由衷。崔琰的侄女嫁给了曹植为妻子,曹植的身后有清河崔氏的影子,这股支持曹植的力量太大,让曹操很不放心,一旦曹操去世,曹植如果继任会影响到曹氏的王朝。故此,曹操认为崔琰口不由心,只是做的表面文章,真正到了紧要关头,崔琰可能就会导向曹植一方,而且可能左右曹氏的施政。
曹操是战乱起家的,袁绍的四世三公以及其他士族是如何左右东汉的政局,清河崔氏的壮大就是一大隐患,崔琰不得不除。
第四,崔琰举荐官员贺表评语惹怒曹操被杀。
崔琰在曹操手下担任要职,选拔举荐了很多官员,自然有很多人唯崔琰马首是瞻,不过这个权力的来源是曹操,崔琰借此获得了超高的人气和权益。
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之时,朝中很多忠于东汉的大臣暗中议论纷纷。崔琰曾经举荐的一个大臣杨训,他的才能不具备提拔的条件,但为人清正守道,曹操也同意了崔琰的举荐。由此可以看出一点,崔琰举荐的人不一定都是合格的,自己有一些私心。
杨训对待曹操称魏王上表恭贺,极尽献媚之词。因为此事,崔琰受到忠于东汉王朝很多文人的攻击,说他举荐不当,崔琰在杨训的贺表上写了这样的话:
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翻译一下:贺表已经看过,事情做得很好!时间啊时间,总会有变化的时候。我看崔琰的评语时感觉有点不对劲,随着时间的变化会有什么变化呐?这可是曹操封魏王的时候,东汉的那些忠臣们暗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曹操的不满,你崔琰在曹操称魏王的贺表中说这样的话,是不是等曹操死了之后就会有变化呐?
当然,每个人看到这样的批语自然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是崔琰对待批评者的不满。谁的看法都不重要,最关键是曹操的看法,他觉得崔琰批语是有恶意的,将他关押起来,并且动了刑。
曹操对待崔琰并不想马上杀了他,而是派人或明或暗监视他,看一看从天堂到地狱的崔琰有什么举动。崔琰对待曹操的处罚很有意见,不屈服,而且曹操处罚崔琰后门庭若市,这让曹操产生这样一个判断,原来怀疑崔琰不是真正忠心于我,看一看如今崔琰的表现以及聚集到崔琰门前的人士(可能有很多人是反对曹操的人士),这让曹操下决心杀了他。
崔琰依托曹操成长,为曹操举荐人才,自己的家族晋升为顶级门阀士族(有猫腻),具有相当的政治能量。通过将崔琰贬谪,或明或暗的监视他的行为和周边结交环境,这让曹操看清了一个自己尽心尽力培养的大臣却不愿意忠心自己,留着就是祸害——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赐死了崔琰。这里面是由奥妙的。
崔琰,河北第一名士,辅佐曹操,官高位显。为什么会被曹操赐死,原因有二个。
1、崔琰其人伟岸不屈,品行高洁。刚正不阿。不能很好的维护曹操的威严与形象,不会奉承曹操,甚至有些时候顶撞曹操,让曹操对他心生敬畏。这让猜忌成性的曹操开始对崔琰心生芥蒂和猜忌。为以后崔琰被杀理下伏笔。这是崔琰必然被杀最重要的原因。
2、崔琰介入了立位的权位之争之中。加大了曹操杀崔琰的决心。
崔琰之死并非是所谓那句让人琢磨不透的话,被政敌利用。那只不过是曹操杀他的一个起因和借口而己。没有这句话曹操迟早也会杀死崔琰。
上一篇:自己开了个小店,想弄个财务管理系统,成本不高的,有什么推荐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