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年苹果为什么滞销,一个贫困户老两口的苹果园产了一万多斤苹果,果大味甜无人问津?
苹果,果农,农民今年苹果为什么滞销,一个贫困户老两口的苹果园产了一万多斤苹果,果大味甜无人问津?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今年苹果为什么滞销,一个贫困户老两口的苹果园产了一万多斤苹果,果大味甜无人问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年的苹果滞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其一,种植产量的增加
农民在种地上面感觉没钱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于是大多数农民开始改行种果园,而农村跟风种植的心理有很严重,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蔓延近乎整个乡镇,农民的种植心理都是很盲目的,很少有人去考虑市场需求,拿我们村里面举例,三年前只有一个种植桃园的,现在十家之多,开车围着农村跑一跑会发现,大大小小的果园数不胜数。
其二,市场需求的不平衡
水果每转一次手,多一个经销商,多一个二道贩子就会多一分成本,每一个人都会分一杯羹,这也就推动了水果价格在城市里面的居高不下,而经销少控制成本用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压低收购果农的价格,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生产源头价格低廉,哀鸿一片,而到了终端商顾客手里,却是感慨价格太贵吃不起。
其三,电商的居心叵测
我不否认网红电商能够快速的带动一个水果的销售,但是往往网红销售过后,剩下的就是名声狼藉一地鸡毛,大多数网红都是分销别人的水果,而分销的目的多数都是以盈利为主,一单水果的佣金普遍都在10%以上,20%也是时常看到的,网红消费的是粉丝经济,和公众的善良同情心,但是顾客收到的确实价格昂贵,质量优劣不等的水果产品,所以很多网友和爱心人士,在购买之后都会大呼上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因为这因为那的,今年苹果产的非常多了,果农就都不好卖了,看看大街小巷到处是卖苹果的农民,挺漂亮的苹果一元钱一斤很少有人购买,你走了他来,转腾的一天也卖不了多少真气死人了。建议果农老俩口在家中,如果有上门收购的比别人卖便宜点,能卖就卖了吧。如果没有收购商,自己家有果窖就储藏起来,管理的好一点,等开春二三月再出售,起码会比现在好卖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半年水果贵族,到下半年苹果遭殃
可笑的是今年上半年,绝大部分消费者还沉浸在“买不起水果,物价不断上涨”的话题之中。“一个苹果都要5-6块钱了,看看那些樱桃、油桃、芒果吧,那一样不是涨价了的”逛菜市的王大姐说道。
不曾想才转眼几个月,苹果就从脱销变成了滞销。“他们小商贩来产地拉,基本是1块5左右,现在价格又跌了,跌进1块以内了,你不卖其他种植户要卖”甘肃礼县一苹果种植户这样说道。
而前一次苹果滞销,记得前一次滞销还是两三年前的时候,很多地方的苹果收购价甚至低于种植成本。
面子扶贫变成蜂拥而上
近些年,随着土地流转和扶贫攻坚的实施,在中国的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行政+市场”的奇葩现象,谷贱伤农,大量的农地、山地就被集中起来改种经济作物。
姑且不去考虑经济作物种植占用基本农田,导致主粮不能自给自足的问题,扎堆种植的模式固然大幅提高了经济作物的产量,但前几年各种经济作物滞销的新闻亦是此起彼伏。
四川某个农村地区前几年整片整片的种柚子,柚子滞销之后,这两年又纷纷砍掉柚子树,改种葡萄......资本无序竞争,市场盲目进行
这次滞销的贫困县-礼县,苹果已经是其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礼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苹果种植面积为46.5万亩,此后种植面积以每年1万亩左右的发展规模递增,2018年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加上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苹果产量逐年增加。2019年预计全县苹果产量将超过34.6万吨,同比增长超过了25%。不仅在礼县,全国苹果产量增长也十分迅速。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苹果产量仅为2734万多吨,2017年已经达到4139万多吨(世界总产量7423万吨),而国内苹果每年需求量大约在3100万吨左右,导致了明显的供大于求。
与此同时,农药和化肥价格、田间管理的人工成本却不断增加。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山东烟台栖霞的75#光果收购价跌至0.2元/斤,收购价远低于种植成本。
种植户不赚钱,中间商吃大钱,消费者照样花高价钱
苹果从种苹果的果农流到吃苹果的消费者手中,中间要经历仓储、物流、大大小小的经销商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的运作者基本是稳赚不赔的。我们不否认他们存在对整个市场流通的重大贡献,但是要看到投机也是他们之中出现的。
而消费者呢?一些地区消费者依旧没有享受到“滞销苹果”的低价格。除了经销商因为高昂房租、仓储、等等成本无法降价外,另一个重大因素就是“控制市场保有量,谋取高利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收购商来看,他们确实是想收购好一些的苹果,比如他们想收3元一斤的苹果,但是看遍整个市场,最好的只能给到2元甚至更低。今年的红苹果确实多,那么收购红苹果的客商就很少,这些原因还是主要基于苹果本身来看。苹果口感差是最主要的原因。那么“脱袋早”是罪魁祸首。到了市场上消费者购买了之后是没法去吃的,反馈极差。所以说,红将军苹果没人要。随着去年春天一场倒春寒天气的影响,正授粉挂果的苹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不光甘肃花牛苹果产量大幅下降,其它三大苹果产区的陕西,山西,山东苹果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产。市场产量少了,价格自然就会上涨,果然不出意外随着各大资本经销商的进入,自去年年底开始,苹果价格一路不断上涨,直到今年上半年普通富士苹果涨到了十多元一斤,而作为国产“蛇果”的花牛更是一斤卖到了十几块。苹果的销售形式单一,对市场的适应、应对能力差,应该发展多重销售形式、深加工,像罐头、果脯、苹果酒、苹果饮料,还可以增加其附加值!其次,果农的苹果的销售从来都没有固定的销路,又加之果农信息闭塞、不对称,都是在苹果丰收之后临时抱佛脚等销路。实际上每年的农产品都是一样的情况,农产品的价格浮动特别的大,有时候只是晚产一周,就可能造成和一周前的价格天差地别。所以这导致了有的地区滞销有的地区销售量特别的好。造成这样原因的一方面可能与苹果的好坏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销售渠道原因 。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是地区性的,人们喜欢为好吃的农产品标上一个地域性标志。当一个地区被打上好吃的标签时,那个地区不论市场情况基本不会出现滞销的情况。
上一篇:厨房没窗户,靠油烟机抽烟可以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