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前阻碍农村发展的是农民缺乏品牌意识,小农意识下的跟风导致没有团队协作概念,这种说法对吗?
农民,农业,自己的当前阻碍农村发展的是农民缺乏品牌意识,小农意识下的跟风导致没有团队协作概念,这种说法对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前阻碍农村发展的是农民缺乏品牌意识,小农意识下的跟风导致没有团队协作概念,这种说法对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缺乏品牌意识这句话我赞同,但是跟风导致没有团队协作概念这个说法我是不赞同的。具体分析如下,欢迎各位批评。
第一、当前急需建立品牌意识,形成各种小众品牌
农产品销量、销路不好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于中间商的压价,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品控意识、更无分级意识,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品牌。
一个区域公共农产品品牌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但是小众品牌不需要。特别是现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打造一个自己的IP,形成自己的一个小众品牌。
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可我这句话:当你在自媒体平台上开始卖自己货的时候,一个初级的品牌概念就已经形成了。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护它,并且让他形成影响力。
第二、我们需要知道农民单打独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老家的有机花菜今天地头价是5毛钱一公斤,这个连基本的成本都保障不了。换作你是农民,你会接受吗?
其实我们的农民是最实在的,你只要给他甜头,让他觉得种地值得,他们产是愿意配合你的。
并且“跟风”这两个字也不能全部按在农民身上。“小农意识“有错吗?他们求的只是安稳,每天累死累活只是想多收成一点。从这个角度出发,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有多少无良有自媒体人或是无良的黑心商人为了利益把手伸向这些“小农意识“的农民?发不了芽的种子、长不大的树苗、崎形的西兰花……
农民很多时候都吃哑巴亏,他们维权,比我们更难。
第三、品牌农业、设施农业、标准农业是大势所趋
只有农业发展好了,农村才能发展!而发展农村最关键的还是农民!国家现在大力整顿空壳合作社,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感觉到了加入正规合作社的甜头。
当然,现在我们仍然是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现状。但是,品牌农业、设施农业、标准农业是一定会到来的。我相信,我们的农民也会享受到这方面的政策和福利。
做一个新时代的新农民,有一点新时代的“小农意识“也是可以的。必竟,农民追求的真的不多!
打造有灵魂的农产品,我是鑫西兰,期待你的关注,我们一起分享和交流农产品和农村电商方面的话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再有是国家的扶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段话只说对一小点,真正阻碍农村发展的是人材对接,想要农村发展的好先要有两种人同时出现,第一种人是撑握着一定权利的人也就是地方政府的人,第二种人是人群中有影响力的人,也就是能了解农民理解政府还能与时俱进的人,第一种人负责把国家政策与第二种人对接,第二种人负责把第一种人与农民对接还要负责把农村资源与市场对接,如果能完成以上对接就没有发展不好的农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完全就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第一,就算以50%的农业人口来计算,7亿农民人均不足3亩地,户均不足十亩地,就算由马云、王健林来搞,能搞出什么名堂?品牌都是与规模和市场相联系的,没有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没有农工商一体化,再大的品牌也没有用。
第二,造成小农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的,正是由于单干、私营制,这就犹如把一艘大船拆开来建几百艘小舟,把一股大绳分为一根根丝线,却又要求各自要齐心协力一样,纯粹就是纸上谈兵。
第三,正是由于解散了集体化,使富余的劳动力、剩余的资金难以集中用于因地制宜地发展集体工商业,更解决不了土地碎片化后的现代农业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的,普遍存在,但是,农民的品牌意识有没有?有。现实生活中,又有谁来提钢绳维护保护这个品牌呢?这个值得深思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的农业通过改革,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分田单干是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的,因为农村人口众多,地块分散,不适合机械作业,也不利于种植规模化。再有现在青年人都不愿在农村种地,将来谁来种地养活中国人,确实是目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件大事。需要认真规划和研讨制定振兴乡村的俱体措施,重新布局农业发展的思路,总的来说,中国的农业需要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农业,才能彻底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上一篇:辣椒种植如何能开更多的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