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把驱逐舰建在陆地上其战斗力有多强?能抵挡一个师的围攻吗?
驱逐舰,要塞,陆地如果把驱逐舰建在陆地上其战斗力有多强?能抵挡一个师的围攻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理论上来说要是把驱逐舰建在陆地上当超强碉堡来用,并在其地下建立深层的弹药/药品和伙食储备库或可通过直升机运载,周围还部署四辆反导导弹车,能抵御多强的攻击?为什么?欢迎回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小挖客说:蛮有意思的,二战就这么干过,不仅是驱逐舰哦,而是战列舰!直接把战列舰搬到陆地上,还加上防空力量!我们一起来看看。
陆上战列舰!
直接把战舰的武器搬到陆地上,既能攻击,又有装甲防御,这就能快速形成一个要塞嘛,看着象不象陆地战列舰?如上图,这种要塞最出名的,当数塞瓦斯托波尔的“高尔基1号”炮台啦——直接搬来战列舰上的52倍径305毫米主炮,炮台的结构也是从战列舰的炮塔来而,而且由于装在陆地上不受重量限制,装甲更是厚达正面406毫米(一说是和战列舰上相同,也是305毫米,如下面的结构图),甚至也象战列舰一样给它配了防卫力量:有带测距仪的指挥塔(下图,被击毁的指挥塔),3门高射炮和4挺高射机枪,还有5座配有1挺重机枪的混凝土碉堡。
实际战果呢?“高尔基1号”在面对德军的攻击时显示了惊人的战斗力:比如用68发炮弹就打散了“齐格勒战斗群”的进攻计划。巨炮射程远威力大,多次这样打散了德军的进攻!而防御方面,凭借203毫米的顶甲和防空火力,多次顶住了德国空军的重磅炸弹。德国人拿它没办法,调来了著名的“多拉”大炮,如下图,其它答主也都提到这种800毫米的巨炮,穿甲弹重达7吨(对比“大和”级主炮的炮弹,穿甲弹也才1.5吨),还有“卡尔”600毫米超重型臼炮。对轰的结果,“多拉”的射速太慢,炮弹太少,没有什么伤害,“卡尔”射程太短,根本难以近身。
最终“高尔基一号”由于长时间作战,炮管磨损得不到更换,炮弹也消耗殆尽。就这样勇敢的红军战士把一包包的发射药装里大炮近距离轰击步兵,效果也不错!但最后弹尽粮绝,坚守了大半年后,最终失守。德国人靠工兵爆破才最终炸垮了炮台!炮台指挥官最后被俘,随即被处决。
战后,苏联在这里又重新修筑了炮台如下图,仍然采用陆上战舰的形式,采用了火力更强的3联装主炮塔!
终究是过时了
这次战役中,“陆地战列舰”显示了自己巨大的价值。而且,全世界也不仅仅是苏联这样做,美国也一样,在菲律宾修建过这种“陆地战列舰”——下图的德拉姆堡,比“高尔基1号”更象“陆地战舰”!而且美国人还把“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上的51倍径127毫米舰炮运到瓜岛,向夜袭的日本战列舰“金刚”“榛名”开火,算是美日战列舰的第一次“交手”吧,当然,这跟题目的意思想去甚远了。
不过,到了二战,战争就已经从以前的阵地战变为运动战了,无论“陆地战列舰”也好,“陆地驱逐舰”也好,再坚固的要塞由于不能运动,在新的战争形式下最终沦为靶子。“高尔基一号”如此顽强,仍然被攻陷,美国在菲律宾修建的“陆地战列舰”更是很快就被日本攻下,连战绩都很难查到。
最后结论
现代战争对“运动”和“机动性”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举个例子,主战坦克的机动性和运动能力相当不错了吧?可一波波的“坦克”过时论从没有消停过,其中理由之一就是不仅仅要有“战术机动性”,还要有“战略机动性”。主战坦克太重,没几种运输机运得了,所以难以很快被投送到重要的战略方向!
就连现在的要地防御,也更看重机动作战来进行防御,“陆上驱逐舰”如果不能机动,在现代战争中存活的时间可能非常短,还不如拿这个钱多买点能机动的装备。“高尔基一号”如今还屹立在黑海边,但也已经成为让人参观凭吊的“陆地战舰”风景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不就是要塞吗?而且只是要塞的一个部分。一艘驱逐舰上也就300-400人,这个在陆军也就是一个营的兵力,而象驱逐舰这种动辄几千吨的东西在陆地上是不可能机动的只能是固定不动。
这个是现在叫城堡了,实际上在军事上这个东西通常叫做要塞。
要塞一般都在交通要道附近,在没有使用火药的年代就有,不过那时候的要塞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城堡,现在看着比较浪漫,但是当时那东西就是用来打仗的。
比利时的列日要塞,这个要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很有名。
这个是最终攻克列日要塞的功臣,420毫米攻城榴弹炮。
列日要塞的位置。
到了一战以前,各国的要塞都已经把自己深埋进了地下。
在一战之前和一战后,上个世纪20-30年代,欧洲各个国家都在自己的边界附近修筑这种要塞工事,不过配备的人员可就多了,如果不算额外的驻军一般都有一千多人。
这个还是比利时人修的艾本-埃马尔要塞,在二战时期这个要塞被德国人一天就拿下来了,德国人是利用伞兵从空中突袭了要塞,把守军封锁在地下,然后就是挨个用炸药把要塞的洞口炸掉,不投降就把你们封锁在地下。
这些是日军在中国东北修筑的要塞或者叫筑垒地域,在1945年苏军出兵东北时,这些要塞基本上都是在几天之内被攻破。
著名的多拉大炮就是对付马其诺防线的专用工具。
苏军在东北也是大量使用重炮对付日本的要塞或者叫做筑垒。
象多拉那种东西,苏联人没有,不过这种203榴弹炮苏联人有的是。
这种要塞在二战前的达到了顶峰,非常著名的马其诺防线就是由若干要塞区而构成的,如果想驱逐舰里边那几个人也就是要塞里边的一个防御区或者是炮台。像这种要塞在二战中是什么结局,大家都太清楚了,要么是被绕过去,要么就是被攻破,没有一处要塞能够顶住进攻一方的强大攻势的。
等到占领了要塞的表面阵地,这个东西就是派上了大用场,或者用老办法把地下工事的出入口都炸毁把守军封死在地下,至于进入地下工事和守军打,这种无聊的事好的比较少。
对付地下工事内的守军办法太多了,尤其是占领了要塞表面阵地,什么毒气弹炸药包都可以用上,想要守住要塞就一定不能让对方到自己的头顶上往下打,一定要想办法把仗打到地下工事的外边去。要是表面阵地失守,地下的守军顶不了几天就会被消灭,或者被封死在地下。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有人说“生几个孩子不如生一个,事少,大人轻松,时代不同,观念要跟上”对此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