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生活中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自己的,父母生活中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生活中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放开思维,培养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刚上小学跟外婆住,每天她早起去做农活,到点回来帮我穿衣服,然后吃饭一起去学校:她是老师,我读书。
后来一次,妈妈跟我说:你长大了,可以自己穿衣服了。记得回去外婆说,你要自己穿衣服。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的一定自己做:没有人理所应当照顾你;没有人可以照顾你一辈子。
之后,我每天不等外婆回来,就自己穿好衣服,吃好饭等外婆。外婆说,呀,幺儿真乖、真能干,给我省下不少时间。
10岁以后,转学跟爸妈住。有天我妈跟我说:你要不要学做饭?以后娶老婆,不要只让老婆做饭,你也要分担家务。况且,万一你老婆离家出走,你不至于饿死自己。
1997年还没外卖,所以单纯地相信了我妈,开始跟我妈打下手,学着做饭,慢慢做得略胜我妈。
也是差不多10岁的时候,大概是端午节前;当时过节四川流行吃咸蛋、皮蛋,也吃粽子;我妈突发奇想问我:要不要在我们家档口对面,给你摆张桌子,卖咸蛋、皮蛋、玉兰片(竹笋),看看你能赚多少钱?如果赚到学费,你就长大了,可以独立了。
那时候爸妈经营档口很辛苦,每天晚上11点后才能休息,凌晨5点前又要起来;白天也忙得完全停不下来;心里总觉得应该帮助他们。所以,开心地答应了。
从此,开启了我的从商生涯。小学的暑假、寒假加周末,我的个人小摊总会出现。除了赚回远超过学费的钱,还收获了整条街邻居和顾客的表扬。
所谓整条街最能干的仔,应该就是我。
前几天一个朋友还在说,新认识的一个女生,居然偶然提起我,说小时候我一直是整条街孩子的天敌,父母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初三开始,学业忙了,暂停了我的赚钱之路;但是家里的卫生基本被我承包了。
那几年其实跟妈妈也不少矛盾,但是周围的赞扬声总会提醒我:你是乖孩子,孝顺、听话、优秀。所以,无论妈妈性格如何暴躁、如何不讲理,都要理解和包容她,要照顾好家。
高中去了外市的私立学校,一年就寒暑假、国庆和五一长假回家4次。不少同学找着借口每周想回家,我在学校住得不亦乐乎。
大学去了澳门读书。舅舅担心我不习惯,劝我多考虑。
老妈说:切,你太小看我儿子了,高中三年他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现在又大了,一定会做得更好。
舅舅说:那不一样,出了省,饭菜口味都不一样了。
老妈说:儿子,可以自己做,对不对?
是啊,幸好小时候老妈让我学做饭,大学刚好派上用场,又合口味又省钱。
高中放弃市里最好的高中去外市读私立学校,大学放弃成都的学校去澳门,长大后没回老家留在广州工作,后来辞职选择创业,都是我自己做的决定。
老妈只会问我:是不是真考虑好了?能不能承受得住压力?
我的答案只要是肯定的,妈妈就支持。
读私立高中、澳门读大学、创业,其实都会多花家里钱,但是老妈从来没有心疼过;只要我想做,她就支持。
当然,我高中有学校补贴,家里只负担生活费;大学全然奖学金,钱花不完,拿去炒股,还赚了广州第一套房的买房资金。
感谢这两所学校:绵阳东辰国际学校,澳门理工学院。
综上,我的独立,是妈妈的教育智慧,妈妈的放手,以及身边人不停地鼓励和赞扬塑造出来的。
我经常跟家长学院说:无论多忙,都要引导和启发孩子学习基本的生存技能:穿衣、做饭、打扫、赚钱。
不用去絮絮叨叨让孩子独立:
你要独立呀!赶快,过来我给你穿衣服!
你要长大呀!快,把妈妈给你乘的饭吃了!
你要懂事呀!来,这个月生活费给你!
父母不放手、不信任,孩子怎么独立?你们说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一块宝玉,但这块宝玉在当今社会中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想这石头能成为玉器必须要"琢",玉不琢是不成器的。想要一个孩子长大后能成大器,那么这孩子从小开始就必须具备独立性,要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出选择、判断,才能更好的解决生活的各种问题,迎接更难的挑战。
想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要从父母开始,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作为父母一定要懂得怎样放养孩子,千万不要为孩子包办所有的事情,尽量给孩子做回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收拾玩具、吃饭、穿衣等等。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引导孩子怎样才能更好的自已解决问题,但不能直接代替孩子们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在这过程中父母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因为孩子没做好某件事情,而去否定孩子曾经付出的努力,而是及时引导和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孩子多独立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是最考验父母的耐性。所以孩子得到独立性的同时父母也会有相应的回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的独立性缺失,很大原因在于家庭不当的教育观念和深深的溺爱。
特别是在孩子小时候,大人认为他们还小,缺乏思考,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才好,所以把方方面面都替孩子考虑好了,让孩子走设计好的道路,做什么事也得按大人的意愿去办,美其名曰“让孩子少走弯路”“都是为了孩子好”。
上一篇:《士兵突击》里,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