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前阻碍农村发展的是农民缺乏品牌意识,小农意识下的跟风导致没有团队协作概念,这种说法对吗?
农民,农业,自己的当前阻碍农村发展的是农民缺乏品牌意识,小农意识下的跟风导致没有团队协作概念,这种说法对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阻碍农村发展的因素昰多方面的。
从历史上看,农民一直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的主导者,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极积的作用,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历史长河中,很难从农民身上找出“阻碍”农村发展的痕迹来。
当社会经过了农业手工经济到工业化的过渡和近三百多年的工业化发展历史中,不难看出,农民和农村的发退出了主导地位,社会的发展中心转向了工业的聚集地一一城市(为了工业的需要而崛起诞生)。工业成为主导产业,农业只昰基础产业而已。
社会发展到今天,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都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诞生了新时代的产业。农业已进入产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农村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业现代化的崛起,对农村的产业和环境条件提出了严谨科学的需求。农业的发展,对农民身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做为农民,再也不能象过去“头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的经营规模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掌握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规模和手工作坊生产规模已严重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
农民对科技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科技文化知识对农民的要技差距甚远,难以驾驶和主宰农业的发展,砠碍了农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农民世代生活在农村,只对传统农业技术学习,并没有对科技文化知识学习。没有文化照样种地的传统思维根深蒂固,对当前传统种地模式挣不到钱,难以维持家庭开支时,就放弃了对土地的依赖,脱离土地去城市打工,使恼村出现了荒芜土地的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白白浪费掉。更没有对现代农业生产需要较高的技术基础,这就需要花掉大量时间进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农民没有“大帐业”的眼光和规划,阻碍了农业的长远发展。当前分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很难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只有把土地集中起来,产业化经营,便于实现机械化,工厂化,以促进农业质的飞跃。
农民对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掌握,困难重重,是阻碍农业高效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建立信息网络系统,时刻掌握市场动态,是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的”卫士”,也是农产品价值最大化的重要“工具”,是促进农业高效的外来因素。智能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减低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资,节约了劳动力,无形中增加了农产品的利润,也为怄民增加了收入,这是农业高效魡内在因素。!
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资金短缺,是阻碍农业发展的”罪魁祸首”。农业要有大投入,才有高回报。资金投入,是农业发展的“先行官”。资金到位,才能保证农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农民筹集资金,以多种股份形式广泛吸收闲散资金,多种经营,按股分红,以确保投资者的受益。农民能在大产业当中工作,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不用外出打工,不受妻离子散之苦。
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农民缺乏品牌意识,就是缺少现代农业的意识,把各家的土地整合起来,把农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农村的农业发展为可持续性的高效农业。
现代高效农业是新时代的产物,实现高效农业,巨大的资金投入,使农民“望而生畏”,一时还感受不到其带来的“福利”。这就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有能力、善经营、懂技术的人带头投入,一旦巨大的投入产生成效时,农村的农民增加了收入,农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得以改善之时,农民从中看到了希望。我想:农民定会跟风,象雨后春笋般澎渤发展,到那时,中国的现代农业定会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1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把政治和经济搞混在一起了,当然很有可能是区块链导致,以为政治决定经济,以为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最重要的是,以为经济管理是程序中的一部分,分不清现实和虚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不能怪农民跟风,农民最直接的观点就是看到,邻居种植什么作物赚钱了,才会跟风种植,
他们哪里有规划? 以后农村的发展道路应该是规模化,合作社,公司化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在农村发展的人没有钱,有钱的人又不愿意到农村投资,发展难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缺乏品牌意识是一直都存在的,关于农民的说法有很多种,当然很多都是对农民各种观念还有性格一种批判,农村的发展靠农民,可是农民的小农意识对阻碍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吗?
上一篇:辣椒种植如何能开更多的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