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生中的“认知盈余”如何理解?
盈余,互联网,认知人生中的“认知盈余”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些努力的影响可大可小,可以是与世界分享自拍照的微小个体,也可以是为了获得大量关注和支持以改变世界的某个层面而创建的Hashtags,如#metoo。
必须承认,我们使用自身认知盈余的活动可能是轻浮的,但从整体趋势来看,它正在导致有价值和有影响力的新形式的人类表达。
四种价值都是认知盈余的合法用途,但社交媒体提供的公民价值(也即实际改变社会的力量)应该是互联网最值得庆祝之处。
设计新的参与及分享方式来利用认知盈余
对认知盈余的利用使人们得以用更慷慨、更公开、更加社会化的方式来表现自己,这种变化的原材料是我们的自由时间,这样的时间我们可以用来投入到各个事业中去,从娱乐到文化变革。
如今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可以把自由时间当作一种普遍的社会资产,用于大型的共同创造的项目,而不是一组仅供个人消磨的一连串时间。
一开始社会完全不知道如何处理任何盈余。(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时间会成为盈余的原因。)我们集体上来说不仅仅是盈余的来源;当我们得以联网,从而拥有任由我们支配的工具、以及这些工具所提供给我们的新机遇的时候,我们也是通过我们的参与和我们对彼此的期待来设计认知盈余用途的人。
一个买主在购买奔驰汽车时领受恶劣服务,她的维权视频被发到网上,24小时内就被5600万人浏览关注,不到3天,浏览量飙升至2.6亿人次,掀起了一场维护消费市场公信力的全民运动。
在若干个重大突发事件当中,公民们用可拍照手机提供了比摄影记者更完备的记录。用代码抗议996加班,集结在GitHub上的程序员,正在进行一场社会实验……
不论在何处,你都能看见人们走到一起彼此分享,共同工作,或是发起某种公共行动。
一部集众人之力的百科全书、一位知识女性愤而挑战大公司的传奇、因为一个公共话题和一种社会情绪而产生的临时性团体,这些事情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它们乃至更多事情的影响实际上有着共同的根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我们的交流工具支持群体对话与群体行动。
聚集一群人并使之行动原本对资源有极高的要求,使得全世界范围内的群体努力都被置于一种制度的垄断之下。
今天,全球分享与合作的工具终于交到了个体公民的手中。所以,我们作为设计者所要做的,就是不断为这些工具找到更多创新性的应用。
现在,我们可以为爱做大事情了
我们所习惯的世界里,人们为爱做小的事情,做大事则是为了钱。不过,现在,我们可以为爱做大事情了。
也许我们可以毋需夸张地说,互联网是一个爱的大本营。互联网之所以拥有海量的内容,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它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自愿项目之一。
由于功率越来越强大、用途越来越广泛的新工具流落到普通人手里,一个个财富和社会奇迹被创造出来,从根本上改变了全世界工作、玩乐、生活和思考的方式。
现在,我们需要学习用互联网来释放善意,创造普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认知盈余:”就是认为这样事自己知道怎么搞,,所以保证能几盈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是群智时代的进一步体现,群体在多样化工具的帮助下创造出智力资源,再利用已有资源消费、创造出更多资源、再循环,而最终指向创造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发表我个人肤浅的理解,如果我们把一个微信朋友圈。从 0 到 100 靠朋友就够了,甚至可以做到成千上万,但如果到 100 万,1000 万呢?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如果利用认知盈余。如果我们将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那有多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知盈余是一本书,写互联网的,包括心理分析、团队构建、创业逻辑等方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知盈余″发挥自己余热进行一些理想的作为,认识社会的现状进行透视和发表意见。
上一篇:大家好,汽车座位下的超薄有源低音炮,可以改成无源低音炮加功放吗,效果哪个好?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