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互联网阅读时代,乏味的老书真的过时了吗?
纸质,书籍,快餐在互联网阅读时代,乏味的老书真的过时了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互联网阅读时代,乏味的老书真的过时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籍时代永不过时,不要被快餐文化所迷惑。
这里先解释一下快餐文化:
当今的“快餐文化”现象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手机上的朋友圈、各种新闻应用、各种短视频应用占领了人们大量的时间,曾经风靡一时的文章《多少次你想读书的时候,却掏出了手机》也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在地铁上经常能看见每人一部手机,认认真真的频繁的下拉刷新朋友圈。英国移动技术顾问托米·阿霍宁调查发现,人们平均每6.5分钟就会看一眼手机,如果按每天清醒时间为16小时计算,一天大约要看150次手机。
其实过于沉迷手机很大一部分是受环境影响,在我国,许多线下活动,比如社团活动、运动健身等等,远不如许多国家。中国青少年近视率是全球第一的,其中一部分也是跟沉迷手机有关。
什么是快餐文化?
百度百科的解释:
快餐文化就是只求速度不求内涵的一种现象,比如看名著只看精简版,想学东西只想报速成班。 快餐文化是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产物,是人们对名利过多追逐的产物,是人们只求其名不求其实的表现。快餐文化只能填饱肚子,但没有太多的营养 ,吃多了反而会坏了身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快餐文化引发的思考
1.快餐文化,未经筛选的信息
如今五花八门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眼球,我们焦急的浏览者这些信息。不过目前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那些快餐文化,且不说作者水平如何,就是无人审校的作品就直接被大量的人阅读,虚假的新闻或者文章经常会引起大量的转发阅读,而经过多年大浪淘沙流传下的精品名著,现在却鲜有人看。
2.快餐文化阅读之后,你到底得到了什么
我们经常身边是不是经常会有这样的反馈:玩了一天的手机,感觉更加无聊了。长时间的阅读快餐文化,大脑不会进入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状态,基本上就意味着看后即忘,很多时候,玩了一天的手机,看了一天的微信朋友圈、视频或者段子,但是到最后我们大脑中并没有留下任何的思考,我们似乎都记不起来今天看过什么。
所以精读和细读一本书,通透领会显得多么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是智慧的阶梯,书本永远是人类的朋友,我最近在美国南方出版社就要出版上海诗人李传永的书籍,订阅的读者已经很多了,这说明书本还是很受欢迎的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还会再次盛行。
书籍,对接的是人的精神生活和情趣。精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喜欢新潮的,就一定有喜欢复古的;有喜欢复杂的,就一定有喜欢简单的;有喜欢颠覆传统的,就一定有喜欢返璞归真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永远的阶梯,是人类精神的永远的食量。信息时代一方面以电子阅读冲击了纸质老书阅读;一方面又极大地推动了纸质书的生产传播速度。伴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传统纸质书将迎来又一个极大生长的春天,各个城市的图书馆、书店等实体文化市场将再现勃勃生机之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从来不读电子书,太费眼睛了,看一会儿手机,再看物体就觉得模模糊糊,看人也是同样不清楚,我还是喜欢看纸质的书,一行一行的文字,感觉哪几句没有看懂,抬眼往上一瞅再读一遍,前面的忘了,翻过来再看一遍,听惯了翻书页的哗哗声,看惯了字里行间的有序排列,可在好的句子上圈圈点点,也可在某段某节,写上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我认为纸质的书目前还是有人看的。不会这么快就过时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互联网阅读的大信息量、时效性、便利化使阅读方式与内容更倾向碎片、定制、取向、集中或轰炸式,乃适应大众化信息获取需要,各逐所需,淹没其中。
对于专业知识读者、学者,不仅要擅于应用现代科技互联网阅读带来的海量信息宝藏和便利性,而且须对传统古籍经典作精深细读、研究挖掘,此更有不可替代日益珍贵的价值。虽然这个群体是少数,但高品质、精华者恰恰在任何时代都是少数!以此展开看,古书老书恰有其不可替代的知识学问价值,而且日久弥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在苏州市楼上有住户楼下都禁止做餐饮了,听说无锡市也实行了,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