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从小各种玩的孩子,和一直上培训班的孩子,20年后差别大吗?
孩子,培训班,辅导班从小各种玩的孩子,和一直上培训班的孩子,20年后差别大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80%的学生在辅导班是浪费时间,这句话我认同,不是说辅导班灌输的应试不好,而是学生在学校已经很累,出来的没几个是自愿学的,说出来混也不为过,如果好好学,辅导班也有他的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差别肯定是有的。
20年后社会发展更突飞猛进,各种高科技不断创新,简单的手工业被机器取代,各种操作更需要知识技能更高的人。
在这社会大背景下,第一种可能:经常上培训班的孩子,各方面知识积累更加充分,大部分的孩子可以到更高的学府深造。从而得到更多的就业以及创业机会。
而各种玩的孩子,因为从小大部分时间用于玩乐,导致学业荒废,过早进入社会底层泥潭中。但也不排除家庭资源或者自身努力,获得不错成果。
有句古话叫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总的来说,该在刻苦的年纪不该享受安逸,多学一些技能总是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差别一定会有,都会有成功的。但性格、习惯、品味一定会不同。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要远比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的生活孩子会幸福许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童年的记忆应该是美好丰富的
而不是被各种培训填满
各种玩未必是坏事 可能会有更好的社交人格形成
各种培训未必是好事 可能读傻了 可能压抑太重 现阶段抑郁症越来越低龄化
然而 世事都有两面
各种玩 可能玩野了心 从此一切正常成混混
各种培训 可能培养个哈佛麻省的学霸出来
凡事过犹不及 寓教于乐 均衡发展
才有未来更好前途的几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段时间看了邓超,白宇主演的《银河补习班》,蛮有感触的。对于一个被否定,被放弃的孩子,只有老爸相信他,不断地鼓励他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他自己。
片中提到了一个场景,就是高考后的学子们撕书,漫天像雪花一样撒落下来的情景。事实是,孩子们恨透了填鸭式的学习,不断的补习。所以这样的孩子,上了大学就不再刻苦学习,开始享乐,包括我们很多成年人也几乎没有了阅读的习惯。
所以,教育是我们必须得面对的问题。
有个快乐的童年,是我们每个做大人的能给孩子的无比珍贵的一份人生礼物。有时间了,多带孩子户外玩耍玩耍,享受在一起的亲子时光。当然,学习也不能落后,该学习的还是得去学,该查漏补缺的就去补习。因为小时候吃了学习的苦,长大了才能多一份生活的底气。
做父母得要以身作则。想要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你得自己做到,才有底气去要求孩子。不能放任不管任由他随便来,也不能死死控制让他随你的设想来。要让“我父母逼我学的”,变成孩子自己主动学,爱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差距肯定是有的,至于有多大,要看父母具体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首先,上培训班的孩子一般压力都比较大,不管是父母的压力或者是孩子的压力。因为父母为孩子将来的人生规划费尽了心思,他们希望孩子的每一步都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一旦计划有偏差,例如孩子某一门学科成绩不好,父母就会极度的焦躁,而且会有很强的挫败感。而这样的孩子也会因为父母过高的期望而产生压力,在新闻上,经常能看到由于孩子忍受不了巨大的压力,而患上抑郁症甚至轻生的报道,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类似的事例。
其次,上培训班的孩子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他们没有时间去玩耍。但是从科学角度来说,孩子玩耍是天性而且是必需的,神经科学证实,孩子玩耍有助于大脑产生新的神经连接。也就是说,玩耍时间多的孩子大脑更加活跃、更有可塑性,他们面对改变时适应能力更强。
未来的发展没有人能够预知,父母也无法预见孩子将来会碰到什么挫折,因此,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学习成绩更加重要。
在中国,家长和孩子压力都非常大,既然市面上有那么多的培训班,而且大多数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种培训班,那么本着存在即合理的原则,我们不能否定培训班对孩子的益处。
但是凡事适可而止,家长应该合理分配孩子的时间,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该玩的时候就好好的玩。
上一篇:基因和血统代表祖先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