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同为明朝开国功臣的徐达,为何能够功成身退?
朱元璋,明朝,功臣同为明朝开国功臣的徐达,为何能够功成身退?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徐达出身平民,小时候和朱元璋是玩伴。在朱元璋一次回乡招兵时,投奔朱元璋。从此走上了驰骋疆场的道路。徐达他有勇有谋,天生就是一位将军。他从士兵做起,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经历无数的战斗成为了明朝的开国将军。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一个人。在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后,一方面为了子孙们能够顺利的继承皇位,另一方面为了大明王朝的统治能够长治久安,所以朱元璋就开始大肆的屠戮功臣。比如凉国公蓝玉,韩国公李善长这些只手遮天的人物都被朱元璋给除掉了。朱元璋屠戮功臣在历史上可以算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尽管朱元璋推翻了腐败的元朝拯救了中华民族。但是他杀害功臣这件事情实在是不怎么光彩,经常被人诟病。当然了在朱元璋屠戮功臣的过程中有的却能够在血雨腥风之中保全自己,比如名将徐达。那么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为何能够功成身退呢?只因为以下三点,你不一定知道!
第一点就是徐达非常注重君臣礼节。当初朱元璋参加红巾军的时候,徐达已经是千总了,也算是濠州城起义军里一个非常大的职位了。但是那时候徐达就对这位同乡小卒朱元璋非常的敬重,因为他看出来了朱元璋以后必定是一个大人物。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徐达也是率领明军直逼大都,一举把元朝统治者给赶到了漠北的大草原上。朱元璋大喜,亲自出城迎接徐达,并且要让徐达坐在自己的龙椅上。徐达哪敢做皇帝的龙椅,百般推辞,表明了为臣之心,令朱元璋更加喜悦。
打了大胜仗还不邀功,这正是朱元璋所希望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要知道蓝玉为什么被朱元璋给砍头剥皮,就是因为蓝玉实在是太狂妄了。虽然蓝玉有着很大的战功,也是洪武后期里非常知名的大将军,但是因为他的狂妄和骄傲惹怒了朱元璋,最终被朱元璋给除掉了。而徐达在这方面做得就是非常的好,他非常的重视君臣的礼节,也非常的尊重朱元璋,才让徐达在后来的残酷岁月里活了下来。
第二点就是徐达非常的低调。大家回想一下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狂妄骄傲,目中无人。当初蓝玉打败北元势力之后强行霸占了北元皇帝的妃子,导致妃子含羞自尽。在蓝玉班师回朝的时候更是因为守关将士们没有及时的开城门而直接纵容部下们攻打城门。更为朱元璋大怒的是蓝玉居然大肆的收养义子,达到了上千人,而且这些义子对蓝玉惟命是从,简直就像搞了一个小朝廷。这让朱元璋大为不满,最终除掉了蓝玉。而我们反观徐达会发现徐达和蓝玉就是一个相反的例子,蓝玉骄傲徐达谦虚,蓝玉狂妄徐达低调。徐达是只听朱元璋的话几乎没有自己的一点势力 ,所以徐达的低调也算是救了他一命。
第三点就是因为徐达是皇亲国戚。徐达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因此朱元璋和徐达也算是君臣加亲家了。朱元璋除掉功臣是为了明朝长久的太平和皇位的顺利继承,而徐达和朱元璋可以说算是一家人,有徐达这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在明朝也会非常的稳定。
而且另一方面原因徐达是军队的统帅,在军中有着非常大的威望。如果连徐达这样正直,低调,还是皇亲国戚的人都被除掉,那么朱元璋可能就真的失去军心了。朱元璋虽然是非常的残忍狠毒,但是他非常之道政治和官场,人心是肯定不能够失去的,所以也没有除掉徐达,这便是徐达能够功成身退的原因!
一生当中,当自己的事业达到顶峰之际的时候,如果不懂得放手,反而会为自己招来灾难。这时候徐达才明白了,朱元璋真正的意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为人之道,民间流传这么一个精彩小故事最为经典。
太祖朱元璋经常邀请发小徐达下围棋叙旧。徐达虽棋艺高超,但恐有胜君之罪,每次均以失子告负。当朱元璋得悉其中奥秘之后,一次对奕,便命徐达不必多虑,拿出高招,结果,一盘下完,徐达获胜,并将棋子走成“万岁”二字,朱元璋大悦,遂将莫愁湖赐给徐达。后人把下棋的地方称为胜棋楼。成为千古佳话。
正是徐达这种大智慧,得以自保。然而什么是大智慧呢?具体的来说就是政治智慧,所谓伴君如伴虎,要想不被虎伤,必知虎意。
一、徐达从不不居功自傲、结党营私。
本来功高盖主是帝王大忌,况且是一代霸主朱元璋,他手段残暴、不念旧情、不讲功德、为太子太孙以后继位皇权巩固,可以不顾一切,枉杀功臣、排除异己,扫清障碍。以胡惟庸案,蓝玉案为重点,制造了史无前例的屠杀有功之臣的案例。
朱元璋开国后的政策意图、战略方针都让徐达研究透了。朱元璋想怎么做,徐达早就心领神会、避其锋芒,闭门不出,虽身在朝堂,却隐于朝堂,徐达把政治才能真是发挥到了极致。
二、徐达谨言慎行、做事十分低调。
明史学家说,徐达虽然功劳很大,但平时表现从没有超越其本分,他是十分谨慎的一个人,并且颇有城府。徐达的子孙也没有骄横跋扈、品行不端的,而且为人处世、有理有节、德才兼备。
徐达是一个精通兵法的人,他十分聪明,而且十分果决,当他在军队中下令的时候,“令出不二”,可见这人多么符合武将的气质,然而在朱元璋面前却木讷少言,谨慎得像不会说话一样,朱元璋不管说什么,他都用最简短的回答,从不说一句废话,可见徐达深谙当官之道。“祸从口出”,徐达深知他的功勋太大,要想保全自身,就必须谨言慎行。
事实证明徐达是一个懂政治的能臣,既了解朱元璋也懂朱元璋,在杀人魔王朱元璋身边,这样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骨灰级的功勋存在,也是让人不可思议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朝的大多数功臣基本上被朱元璋杀光,只有徐达能功成身退,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徐达这个人很注重君臣礼节。虽然是他比朱元璋早参加革命,他一直重视与朱元璋之间礼节,尤其是朱元璋当皇帝之后 ,他就更加重视与朱元璋之间的君臣之间的礼节,从不逾越。
上一篇:外观改头换面2020款丰田雅力士有可能追上飞度的销量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