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德国1942年为什么不选择重新进攻莫斯科,而是选择进攻斯大林格勒?
德军,莫斯科,斯大林德国1942年为什么不选择重新进攻莫斯科,而是选择进攻斯大林格勒?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且德军将70个师的重兵依然放在勒热夫-瑟乔夫卡一线,一方面是为继续进攻莫斯科作打算,一旦南线战斗打响,勒热夫就成了莫斯科的最大威胁,其牵制作用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进攻斯大林格勒的B集团军群得手,整个东线形势就会发生巨大变化,北线德军已经将列宁格勒围得铁桶一般,中线有莫德尔第9集团军和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南北夹击莫斯科,南线有A集团军群和曼施坦因的第11集团军形成合力,这样的局面也是蓝色方案所期待的。
所以,从这个层面讲,蓝色方案在设计上是有新意也符合战场需要。德军选择在1942年进攻南线,好处有两个,一个是闪击莫斯科的失败使德军清醒过来,资源和补给远比拿下莫斯科还重要;另一个是南线地域宽阔及资源丰富,既符合德军快速机动也能弥补闪击战就地取材的需要。
第三,德军在1942年的攻势为什么会失败?斯大林格勒战役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前面提到了蓝色方案的诸多好处,可为什么在实际操作中,斯大林格勒战役却成了东线战场的转折点呢?这里面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战场走向。
一方面,德军分散了兵力,对战场形势判断太乐观了。应该说,当德军6月28日开始向斯大林格勒展开进攻时,苏军并没意识到德军要在南线搞那么大动静,因为此时苏军的注意力仍然放在莫斯科方向,从1月份就展开的勒热夫瑟乔夫卡拉锯战一直就没间断。但当保卢斯第6集团军打到斯大林格勒城下后,希特勒以为胜券在握,将第4装甲集团军派到了高加索,犯了致命的错误,让苏军将斯大林格勒作为主战场,从而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向有利于苏军一方转变。
另一方面,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没有吸取莫斯科失败的教训,被持久战和消耗战所困。朱可夫为什么在莫斯科战役中能战胜德军,还是认真做了功课。重要一点就是没有与德军硬碰硬,虽然斯大林格勒战役时,苏军加强了装甲集团军的建设,但苏军还是采取了诱敌深入策略,从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到43年2月2日战役结束,苏军是一步步将保卢斯包围起来围歼的,这期间德军有的是时间突围,但他们并没吸取持久战和消耗战的教训,输在战法太单一上。
还有一方面,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关键时刻,德军从宏观调控上放弃了。提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就必须提到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前者从42年6月打到43年2月2日,后者从42年1月打到43年3月,只要德军打赢其中一个方向,东线战场形势就会发生改变,但实际情况却是德军两场皆输,虽然勒热夫之战,莫德尔给朱可夫“火星行动”以重创,却没有改变从战场主动退出的事实,从而也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
这里就出现一个疑问,德军为什么要这么部署?当曼施坦因救援保卢斯就差几十公里急需装甲增援时,希特勒却把最宝贵的装甲预备队派给了勒热夫,这么做的结果无疑等于放弃了斯大林格勒,曼施坦因主动撤出救援部队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上面分析看出,1942年德军如果继续选择进攻莫斯科,其结果肯定比在南线争夺资源输得更惨,因为南线作战的目的是亡羊补牢,为闪击战补漏洞,而继续进攻莫斯科,德军除了继续走老路以外,还要耗尽最后的装甲主力,即使占领了莫斯科,也对打赢苏德战争于事无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德国进攻莫斯科的目的是为了速战速决,套用现在的话就是“斩首行动”,就是要迅速的消灭苏联的首脑机关,按照希特勒的打算就是要消灭布尔什维克和俄国的知识分子。但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速决的企图彻底落空,而且朱可夫指挥的苏军还把德国人打回去了150~300公里,也就是“台风行动”开始前的德军出发阵地,这样要想重新进攻莫斯科的难度就会很大。
德军在1942年开始要考虑战争的长期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和资源开始进入德军的攻击目标。
巴库油田在沙俄时期就已经开采了,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能够搞到石油,一个是德军的机械化水平就还能再上一个台阶,同时苏联人丢在乌克兰的几万台拖拉机也能够在动起来,这样乌克兰这个大粮仓就能够再向德国多提供粮食。1942年时,虽然德国从欧洲各地搜刮粮食,但是德国已经开始食品配给,而乌克兰这个大粮仓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肚子问题,高加索解决坦克的肚子问题。
除了距离,还有就是苏军在莫斯科方向一直保持着重兵,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莫斯科方向也还是保留了相当大的兵力,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期间,在莫斯科的苏军还发动了现在赫赫有名的“勒热夫战役”,虽说是苏军打得很难看,但是最终也还是削平了勒热夫突出部,同时要注意的是,这还说明苏军在这个方向上还是有相当大的兵力的。而且1942年的苏军虽然由于基干部队的大量损失,普通士兵的素质比我这样的键盘侠好不到哪去,但是苏军指挥员的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还是会打败仗,但是象那种一次被德军包几十万人的大饺子再也没有发生过了,德军已经要准备艰苦的作战了。
除了这些兵力、双方态势的变化以外,德国的战争指导思想也有了变化,在进攻莫斯科时,德军的战争指导思想还是闪击战,就是要在苏联完成战争动员前把苏军击败。但是,莫斯科战役后,事实上就意味着“闪击战”的破产,德军必须考虑战争的长期化问题。而要进行战争,那么就需要对于作战方向进行一些经济、资源上的考虑。这种情况下,乌克兰、高加索方向就成为了一个十分诱人的战略方向。
这个战略方向最重要的战利品是高加索的石油,同时还能够夺取完整的顿巴斯工业区,那可是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投资地区,虽然是把工厂忙里忙慌的搬到了数千公里之外,但是矿藏是搬不走的,当然德国这个时候还无法利用这些矿藏,但是这个时候苏联也无法利用这些资源,如果能够再向前一步,那么德国最缺乏的矿产资源可就是能够得到最有效的补充。德国人去苏联就是抢这些的,抢到了这些就算美国参战,德国也能扛下来。
苏军发动的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以苏军的失利告终,苏军的南线全线崩溃,德国人一路追着苏军的屁股打到了斯大林格勒。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接近地防御中,损失巨大,但是苏军的撤退还算是有组织的撤退,所以在斯大林格勒还能够稳住阵脚。
而德军在1942年夏天在南线的进展顺利,也和苏联人自己犯的错误有关,苏联人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发动了哈尔科夫战役,结果是一头撞进了德国人的口袋里,虽说没有再来一个基辅大口袋,但是苏军的南翼被打的全线崩溃,以至于斯大林又来了一个227号命令,重塑军纪。
上一篇:哈工大实行大类招生政策,让学生集体学习两年,再按兴趣选择专业,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