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学习书法怎么临帖?有哪些技巧?
书法,字帖,自己的学习书法怎么临帖?有哪些技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精临。孙过庭说:“心不厌精,手不厌熟”,所谓“手熟”不仅是指临得形似,而且要神似。要做到形神兼备,初临下笔自然要缓慢而精到。久而久之,练到一定程度,熟能生巧,而神采自生。事实上,“精临”对于每个学书者来说固有难度,可这是一切的基础。在众多临习者中,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太多。其原因有二:一是在临习之初,未能做到“眼到”的境界;二是心态浮躁,临摹功夫尚难达火候。
3、深悟。“学而不思则罔”。用心去感悟,感悟点画的形态和呼应,感悟结体的神态和照应,感悟字与字间的动态和顾盼,感悟行与行之间的分布和亲疏,感悟整篇上布阵与和谐。所谓“形似”不过是对法帖外在形态上的深刻理解;要做到对法帖的风格意境和精神风貌的把握,必须“心悟”——去遐想和感触前人在挥毫时的情绪变化、运笔动态及作品内在涵养。所以,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即是说,书法贵在神采,字写出来要有生命,有神情动态;。而在字形结构和笔画的上精湛,却神采不足的,只能算是次一等的水平。一个人如果写的字既有形质之精美,又有神采之鲜活,那么他就等于从古人那里继承到了精华的东西。
对一种事物的好恶决定一个人的兴趣,兴趣会影响态度, 态度又左右着行为,行为决定着结果。当你一眼就看中的帖,它在风格上会更适合你的审美,更能激起你的共鸣,你在学习临帖的时候则会更关注它的所有细节,尽力去模仿它的各种技法和风格。即使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你也会很乐意。所以在选帖的时候,除了要考虑选法帖和最优秀的字帖外,还要考虑选自己喜欢的帖,这样你会更快入门。只有当你入门之后,随着对书法的学习理解和感悟,你会慢慢地变的理性,即理性地审视历代各流派的书法风格,而过去那种凭兴趣选帖的情绪化选择,最终会被你克服并完全丢弃,这时的你毫无疑问已经在书法上升高了一个层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现把我发表过的《我也谈临帖……》一文转发给你,作为对你问题的回答。
喜欢书法的朋友都知道,临帖是学好书法的必经之路,那么怎么临帖会更好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我们通常把临帖叫做临摹,其实“临”和“摹”是两种学习碑帖的方法,“临”是对着字帖照着写,力求酷似。“摹”则是把薄低蒙在字上摹写或描红或双勾填墨统称为“摹”。姜白石在“续书谱”中提道“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幕”书易得古人位置,而易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学习碑帖应尽量少用摹法,多用临法。临帖时一定要精力集中,每一笔的细微之处都要临到,做到笔笔酷似,所以,一定要多临,临的多进步就快,且记熟能生巧。
另外还有一个比临帖更重要技巧就“读帖”,“读”入于眼,记于心,“临”出于手显于纸,南宋姜白石在续《书谱》”中引用唐太宗的话说: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于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这里的谛观就是读帖的意思,谛观是熟悉的过程,临则是实践,“临”眼要准,手要到位,眼之所到尽出于手才能达到临帖的目的,这就是精临,就是所谓的“了然于心,了然于眼,了然于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学书法者犹如小白,先不要急着立即进入临摹阶段,首先要通过字帖和专业的理论书籍学习了解一下书法的基本知识,比如执笔技法,点画的形态,用笔技法以及主要用笔有那些,都是什么意思,如什么是提按顿挫,什么是方笔圆笔,什么是藏锋露锋或逆锋,如何读帖,了解一下点画的读帖方法,等等,还有笔墨纸砚的基本常识,汉字的结构章法布白知识,在心中约略有所得的时候,先要从“永字八法”的八个点画学起,亦或或者按照字帖教程的点画临摹指导开始临摹学习一段时间。
一般情况下先不要临摹练习单字,要学习一定时间的简单笔画,对点画的形态和书写技法有一定的把握之后,再按照字帖教程安排进行临摹锻炼,同时要通过临摹练习不断增强读帖能力的学习。在对点画的线条以及技法有所了解和掌握以后就可以进入教程系统的临摹学习了。这时的学习仍然是按照点画、偏旁部首、结构的组合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临摹学习。
这期间也可以采取先摹后临的办法进行学习,就是在对基本笔画有所掌握的基础上楷书双钩填墨或描红临习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要力戒不动脑子的去描摹练习,要先看明白了在去描红,不能机械的描摹,那样的效果非常低,可能前写后忘。
无论是临摹或描红都要结合理论知识进行,不能生搬硬套的去描摹,防止雨过地皮干的情况发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