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有些小学、中学语文老师很少亲自读课文,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课文,老师,学生现在有些小学、中学语文老师很少亲自读课文,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从个人观点看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有多面性的
首先从老师的专业性来说:朗读是老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先不说普通话标不标准,当一名老师在课堂上字正腔圆、大声清楚的朗读课文的时候绝对是能瞬间把同学们带入课文的情境中,从而认真听讲,细心分析,享受整个课堂氛围,这也是有些老师的教学方式。
其次从现实问题来说:现在是高科技时代,教学提倡多元化,教学仪器也很先进,每个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省时省力,省事,耳目一新的ppt教案让大家也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试听享受,但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不能扔掉一些传统的带有温度的教学方式.
比如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喜欢听老师用那不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的给我们朗读课文。至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至今我都能记忆犹新的想起老师读书的样子!还有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些方式就非常好,感觉每个同学都是课本里的角色,特别有意思,也特别喜欢上这样的课。我觉得老师们都可以把这些运用起来,增加趣味性。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也不要一概而论,一个出色的老师绝对有能力把握自己的课堂,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产生一个和谐积极的课堂,让同学们爱上课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基本不读课文,为什么呢?翻看以前的语文教师,上课前不将课文烂熟于心,谈何去给学生们教学。自己读都读不明白,又怎么会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课文,再传达给学生们呢?
一个语文老师,每接触到一篇课文,先要做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反复朗读。一篇课文,不读他个烂熟,怎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出感情?有一位老师讲《赵普》的时候,读到“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却一再的将“掷”字读成“郑”;一位老师教授《卖炭翁》,在黑板上书写名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时却把“愿”字写成了“怨”,试问老师如此,教出来的学生怎么能读懂课文的意思?
有的老师在教了几年或者几轮之后,对每一届的课文都异常熟悉,因此觉得不必朗读了,但这样做无异于是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止步不前。于漪老师教了一辈子,一辈子在反思:我已是教过多年的老教师,我对语文教学由生疏到熟悉,上课也由困难到容易,日复一日的教下去,似乎习以为常了……我问自己:我在教学中是不是由于习以为常而对发生的问题熟视无睹?我会不会觉得教学勉强过得去,一切照程式办事而不思改进?我应当如何去探索语文教学中的新问题?于漪老师虽然说的不是读课文之事,但一个语文老师如若不能在对待朗读课文的小事中认真的话,怎么敢说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认真呢?我认为这是现在教师中很普遍的一个问题,因为有了教学资料,因此便不再对自己的职业认真,这也是对学生们的不负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师读课文叫范读,给学生做样子的。如果教师不读的话,不成体统。失去教师最起码的意义。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关口。教师有过硬的诵读功底会感染学生,引动学生喜欢朗读课文的兴趣。读是理解的基础。希望每位语文教师切莫忽视“读裸文”这一环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在市重点高中从教10年,以为高中生常见问题的根源出在初中,于是又到中学教书;
在初中感受了2年,发现很多问题小学就又了,于是又跑到小学教育领域;
结合小学听课,上课,发现小学阶段的孩子常见问题根源更多在教师;
于是转入教师培训;
但是发现发现,教师专业性比家长强,但是教师为了班级孩子提升自己动力普遍没有家长足,于是又转入以家长为对象的学习与教学文化、技术传播领域中;
以这样的行业体验背景,回望学校课堂存在的这个问题,我谈谈我的理解:
1、教师不亲自读课文,是对语文核心知识的价值理解上,不够清晰,更不够坚定。
语文是一门学科。能够成为学科的,都是有科学的知识背景做支持。
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是语言形式理解、欣赏和运用的知识。
而语言形式,最核心的是:声音。
书面语,是声音的凝固。声调,是对声音知识的一个总结。
没有对声音的重视,就没有对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的理解。
举个例子:
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静夜思》,为什么这么有名?好在哪里?
其实,大部分老百姓说不出所以然。到了考试,似乎又要解析意象,探索思想情感;知人论世,感受李白如何厉害.....
然而,我在我儿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做了一个小试验:对着妈妈的肚皮,分别诵读《安徒生童话》和《静夜思》。妈妈的反馈是:孩子都有胎动,但是后者动得更舒服。
这让我很震惊:胎儿懂什么李白杜甫,懂什么意象情感......但是,能够对李白的作品有反应,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