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是一个教师,有些学生家长不好沟通,孩子也不服老师管教。怎么办才好?
家长,孩子,老师我是一个教师,有些学生家长不好沟通,孩子也不服老师管教。怎么办才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些说起来,就可以另开一篇文章了,暂不赘述。
另一方面,孩子的行为是否能被有效引导,也是靠父母。比如熊孩子打扰了别人,父母是否管教,比如孩子有不好的举止,家长是否耐心说教。
很显然,孩子有问题,家长一般都有问题。
说回到本文。
遇到有问题的孩子,同时有问题的家长,该怎么处理?
我觉得,问这个问题的老师,肯定尝试过沟通,并且失败了。所以我不建议继续沟通。
老师的时间有限,不能把自己的时间全部耗费在这些无法沟通的家长身上。应该把期望改变的学生和家长放在首位。而对于无法沟通的,那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自己去想。想得通,大家继续。想不通,那么就不浪费时间。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样丢了初心,这样不负责任。
但改变一个人需要契机。
如果说他们自己没想着要改变自己,
那就等他们想通了的时候,
在做努力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在孩子身上最有效,对难缠的家长也凑效,只要家长理解老师教育孩子的良苦用心,大多家长都会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对于学生,只要有足够的教育魅力和对所有学生都有一颗公平、公正和有爱的心,是没有学生不服管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老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烦心的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我们和家长沟通的非常融洽,有时候却沟通的非常困难。
大多数老师特别是小学阶段老师对于孩子都是充满着期待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所以对于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可是有的家长却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随便学一点就可以了,等到高中的时候再拼命学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机会去读高中,只是一厢情愿的这样认为。
而有的家长可能是那种没有太高文化,但实际上,目前很多的人他们觉得对待孩子的教育就是能够认识几个字,能够使用计算器,会用手机就可以了,因为挣钱太容易了,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根本就不关心老师,对于孩子要求过于严格的话,有的家长甚至会大打出手,甚至一些受过高等教育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老师的严格管理下都会动用一些公权力。
所以说遇到这种不配合老师管理的家长,老师也只能随遇而安,听话的听,不听的算,只能这样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只求无愧我心,岂能尽随人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师道尊严”。事实上,当代社会绝大多数人也都是尊敬老师的,这一点不可否认。做老师是一件非常具有价值感和成就感的工作。
然而,任何工作都不会一帆风顺。当老师遇到难缠的家长和难管的学生时,很多心态不好的恐怕连美好的教育梦想都会被击碎。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是否就没有办法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先说家长不好沟通的问题。不好沟通的家长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家长的学历文化素质不高,不爱学习、思维又固化,对学校和老师要求的事情自己理解不了,又跟不上发展形式,总用自己学生时代的情景来做比较,一言不合就出口不逊,不但不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还可能给老师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和麻烦。
另外一种情况可能是家长文化素质都不错,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家长可能不认同老师的教育方法和说话方式。如果老师又不顾及家长的感受,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就可能造成双方的矛盾,导致难以正常沟通。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如何解决呢?
第一种如果遇到了文化素质低的家长,老师可以多一些耐心和同理心,多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尝试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帮助家长认识当前的教育形式,逐渐改变家长的认知。
第二种如果家长不支持不认同老师的方法,老师就应当尝试放低姿态,多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及教育教学方式,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同时尊重并适当考虑家长的多方建议来调整自己的方法。相信,只要老师语气和蔼、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真诚,有素养的家长都会理解老师、支持老师的。
如果孩子不服管,可以多安排一些劳动任务让他们去完成,并在完成后给与及时的表扬。事实上,劳动是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之一。不爱学习或不服管教的孩子,一般还是会热爱劳动的,劳动做得好,得到了表扬和认可,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逐渐提高,方方面面都会慢慢向好的方面转化。
另外,老师的耐心沟通和与他们的共情也是非常重要的。难管的学生常常被各科老师批评、不认可,他们也会经常被误会而得不到老师们的理解。所以,如果一位老师对这类学生充满关爱,多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多理解他们,尝试走进他们的内心,相信都会慢慢变好的。而孩子变好后,他们的家长自然就会感谢老师,越来越支持老师的工作,也越来越容易沟通了。
因此,如果老师们工作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应当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多反思多提升自己,这样比一味地怨天尤人更能解决问题,更能让自己幸福。
上一篇:宝宝半岁了,想给宝宝买份保险留着以后上学用,请教买哪种合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