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国学经典中哪一部是关于治国理政的?
之道,圣人,论语国学经典中哪一部是关于治国理政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国学经典中哪一部是关于治国理政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人文圣典,治国安民。
直接按为治的顺序排篇:尧曰二十,天子之治要;
微子十八辨主而仕,“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降志辱身;嗯,十七阳货是小人学道则易使,领会精神和配合行动都迅速。
季氏十六,辅政之要格度;
卫灵公十五,圣贤之道,以治行仁成道,圣道修行在人生中“一以贯之”、续行续证而成;
宪问十四,忠信天下人民行义为仁,有耻且格为守仁、修贤;
第十三子路篇,为政之策、行,是管理之术;
颜渊第十二,决策管理者之道,礼为公义,持身以礼、明远而立,决策者自修:先仁后达,行道方至道。《论语》从第十二篇起,全是论治之要。
学而第一篇是总纲,半说自进之途,半说治国之要。
第二篇直入为政,上医医国!
第三篇言祸乱人道不能忍,人道鼎立在治在教。
第四篇里仁为人,人本有仁,志公忠天下 以忠恕仁义勇行圣人之道为王道。
五、六、十一为圣人识人,因人教引、因材施教之范,圣人之道以文教立人兴邦。
七述而篇与八泰伯篇一前一后,夫子志谋人道立,人道之立在至德为仁用治、公礼仁制王天下。
九子罕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仁成于行不在言!知天命故不言命,先天之道以公成不以利成!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肝为魂为性,魂为道,天道由本神主而行成,不言天道是在教行天道!
治国安民,为圣人之道,是河图个人修行与人道大治之合之用。河图是道源,三人皇之伏羲画天图,神农续地用于人道,炎皇完善人道之治。圣人之道为治大同,安民治国为一体。
相对其它的典籍而言,《论语》语言平实、不理解也能直接照着修行。列子书补充圣人之道啊!里面说修神了,但很多人看不懂。内经前五篇,以阴阳之道完善求治者思考问题的角度。道德经也是啊,修真是安民,圣人为治世,这书懂的人也少吧?所以,还是《论语》推第一吧!
先秦之后所谓儒家、儒教、儒学,本位价值观有扭曲之处,把圣人之道的大同管理学扭曲阐发成为小集团利益服务的公器私用之道。咱们这会解读文明传承,直接从求治思维大绽放的先秦来分析就行了。两千多年来,治国的典籍不少,平实质朴又不扭曲大道之行的典籍只此一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论语》中有谈论治国理政的章节,《道德经》中也有治国理政的章节,《庄子》中也有治国理政的章节,《资治通鉴》基本上全是谈治国理政的书。
上一篇:国产汽车中哪些汽车比较牛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