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宋朝皇帝赵匡胤为什么规定不能杀士大夫?
士大夫,文人,文官宋朝皇帝赵匡胤为什么规定不能杀士大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宋朝皇帝赵匡胤为什么规定不能杀士大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以言论杀士大夫,
舆论、言论自由,
容忍“异端邪说”,
领先西欧至少800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王光之,来回答!
大家都知道的一点就是宋代是一个崇文轻武的朝代,这是开国皇帝赵匡胤定下的规矩,后世的大宋皇帝也就安安分分地遵循。
其实,赵匡胤不仅是不杀士大夫这类的文人,还礼遇有加,甚至让文人掌兵。
1.赵匡胤害怕地方割据,武将自大。赵匡胤是从唐末五代十国杀出来的皇帝,他知道节度使和藩镇割据之乱世是个什么样,自己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后当然要防着,于是乎定下了压抑武将之规矩,同样的,就必须要捧举文官,好让中央集权牢固。
2.用文人治国,更符合他老赵家王朝的利益。相比于满面虬髯,浑身遒劲的武将而言,用饱读经史大义的文人来治国更为容易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宋朝确实很富裕,相较于其他的中国王朝而言。
3.笼络人心,收买文官。当然,不杀士大夫不代表不惩戒他们,《水浒传》里往往士大夫犯罪都是纹上金印,刺配从军,但没有到斩首这一步。收买文人的人心,无非用这一招,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最吃的便是这一套,赵匡胤还给文官提升工资和福利,为的就是让这些人甘愿为大宋朝廷效劳而不思党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赵匡胤不仅是不杀士大夫这类的文人,还礼遇有加,甚至让文人掌兵。
1.赵匡胤害怕地方割据,武将自大。赵匡胤是从唐末五代十国杀出来的皇帝,他知道节度使和藩镇割据之乱世是个什么样,自己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后当然要防着,于是乎定下了压抑武将之规矩,同样的,就必须要捧举文官,好让中央集权牢固。
2.用文人治国,更符合他老赵家王朝的利益。相比于满面虬髯,浑身遒劲的武将而言,用饱读经史大义的文人来治国更为容易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宋朝确实很富裕,相较于其他的中国王朝而言。
3.笼络人心,收买文官。当然,不杀士大夫不代表不惩戒他们,《水浒传》里往往士大夫犯罪都是纹上金印,刺配从军,但没有到斩首这一步。收买文人的人心,无非用这一招,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最吃的便是这一套,赵匡胤还给文官提升工资和福利,为的就是让这些人甘愿为大宋朝廷效劳而不思党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载,北宋太庙的夹室里有一块神秘誓碑。碑上文字,除历任皇帝外无人知晓。靖康之变,金兵入城,社会秩序大乱,有人冒险进入太庙。发现这块碑上有三句话。其大意是:一要善待柴氏子孙;二要善待士大夫,不杀因言获罪者;三是子孙后代不得违背誓言。北宋政府对待士大夫之好,由此可见一斑。 北宋政府之所以实施这一国策,与北宋得国的方式息息相关。北宋是通过军事政变的方式建立的,因此必须制衡武人集团,而言制衡武人集团,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培养兵优待士大夫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