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有人说唐朝文人没有宋明有骨气,武则天篡位为何没有受到如明文臣般那般抵制?
武则天,文人,骨气为何有人说唐朝文人没有宋明有骨气,武则天篡位为何没有受到如明文臣般那般抵制?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何有人说唐朝文人没有宋明有骨气,武则天篡位为何没有受到如明文臣般那般抵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诚邀,我是唯恋无名,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唐朝和宋明朝时期的文人的区别,另一方面,武则天篡位为什么没有受到文官的抢掠抵制,相信通过这样的解释,就会明白个中缘由。
一,唐朝文人与宋明时期文人的主要区别
1.唐朝文人:大家都知道,唐朝自贞观之治以来,国力强盛四海升平,百姓也是相对的安定,唐朝还是自古以来思想开放,前卫的一个国家。由于社会相对安定,唐朝的文人普遍的喜欢吟诗作对,诗词歌赋,也很向往田园山林生活。还有一点,唐朝的文人积弱,普遍不受皇帝待见,在太宗起自武则天在位,文人被贬官的不在少数,这就是文人孱弱,也不受皇帝待见的表现。
2.宋明文人:如果说唐朝的文人不受皇帝待见,那么到了宋朝文人们的地位就稳步提高了,这要从宋太祖赵匡胤说起,赵匡胤本人自小酷爱读书,比较崇尚文人墨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其本人就是武将出身,黄袍加身陈桥兵变坐上了皇帝,因此知道个中要害,才发动“杯酒释兵权”,国家需要治理,也正是因为这样,赵匡胤才更加的重文轻武,赵匡胤崇尚的是“文以靖国”的思想,因此从这个时期开始,文人们的地位显著提高,到了明朝由于受到明朝朱理封建思想的禁锢,明朝文人们不单单地位高了,思想也变得迂腐不切实际,而且随着地位的提高,与唐朝文人的孱弱及归隐乡邻相比,明朝的文人更加喜欢朝堂,而且他们有组织的成立了团体(东林党),与宦官集团一起,渐渐的削弱了皇帝的专权,也给他们对抗朝堂打下了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宋明时期这么多的文官喜欢抵制皇帝政策一样。打个比方,嘉靖朝的“大礼仪”事件,本身就是皇帝家里的家事,没想到,整个文官群体却峰峰出来捍卫所谓的“正统”,本身是家事还要和皇帝挣个你我对错出来。
二,说说武则天篡位为何没有受到如宋明文臣般那般抵制吧
1.其实上文的叙述答案已经说了一半,唐朝的文人相对孱弱,虽然唐朝言论自由,但是,文人普遍不受皇帝待见,重武轻文,在太宗和武则天期间,大批的文人被贬官下放,其中,不少文人墨客宁可选择归隐山林与世无争,吟诗作对。即便是有文臣干预,由于文官们的孱弱,形不成组织团体,因此即便有骨气抵制也是无济于事。
2.说句实话,我是非常佩服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要知道做一个皇帝难,做一个女皇帝更难,况且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女性根本不受待见,武则天能够在众多禁锢中,众多男性中脱颖而出,篡位夺朝,一个字佩服,至于说为什么没有文官坚决抵制除了上面那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武则天作为唐高宗的皇后并且在高宗生病时代其处理政事,随后与唐高宗一起上朝二人一起被封为“二圣”,看见没,武则天的登基篡位是一种水到渠成,在最初高宗就给了她临朝的机会,之后,由于武则天的政治天赋,杀伐果断,也因此得到了一些大臣的支持,而且她善于用人,在她辅政期间国力也是日渐昌盛,正因为这样她的篡位,自然水到渠成,她的威望,加上部分大臣的支持,加上她的杀伐果断,再加上唐朝文人的普遍孱弱,因此你想还会有文臣像宋明时期一样拼死抵制吗?
总结:因此,不是说唐朝的文人没有宋明文人的骨气,这和骨气是占不到边的,关键的是理念和政治指向,唐朝重武轻文和宋朝的重文轻武就是政治指向,皇帝都不待见文人,文人们还能有什么作为,同样的,如赵匡胤崇尚的是“文以靖国”的思想,你想文人能不得到重用,再有还要看组团,明朝东林党就是一个文人团体,他就有这个资本和皇帝对着干,当然还有一点看皇帝,唐朝武则天何等强势,能由得文臣指东划西,但是明朝不同了,那个时期皇帝皇权旁落,宦官当权,总之,有因必有果,一切都有因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对这个观点表示不认同,理由如下。
一、唐代并不缺少诤臣和风骨
这主要来自于制度。以相权为例,“贞观”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前无古人(也几乎后无来者)地确立了相权(三省)的“三权分立”,即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驳议、尚书省颁布施行。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一条:皇帝的诏令也得必须加盖“中书门下”的大印才能施行——这就形成了相权对皇权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制度造就了政治清明,保证了皇权不能一家独大,这就没有造成后世尤其是清代那种普遍的政治“奴性”,却间接造就了文人士大夫人格上的独立。因为诤臣的基础条件首先就是“人格独立”——一个奴才和跟屁虫是不会给自己的主人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的。所以,有唐一代才诤臣云集,魏征、房玄龄、马周、狄仁杰、姚崇、宋璟、张九龄等等,无一不名称当时,传诵千古。所以,唐代不仅多诤臣,而且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绝对可以排到历史第一。
二、武周前后的诤臣和风骨
唐代多诤臣,武周朝也不例外,在这里只根据题意举两个反武保唐的代表性人物:裴炎、刘祎之。两人虽然都是武后提拔入相,却在武后露出谋篡野心时挺身而出,并为维护大唐正朔而死节。
先说裴炎。这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的悲剧之处在于:作为打击太子李贤、废黜中宗李显、扶立睿宗李旦和帮助武后实现临朝称制的主要推手,到头来却发现一直在“助纣为虐”,自己亲手给大唐确立了一个掘墓人。这倒不能完全怪他的政治敏感性差,自古后宫干政非常正常,但真正颠覆男权世界、正位九五的却还没有,按照裴炎最初的想法,武后最多就是个吕后。所以,当武三思在武后的授意下要建“武氏七庙”(所谓“七庙”是天子的标准)的时候,他震惊了——这完全违背了儒家的纲常礼教,触碰并打破了士大夫的政治底线。于是,在权位前途和人生信仰之间,这个武则天最早的政治帮凶瞬间选择了后者。
“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独不见吕氏(吕雉)之败乎?”
这句形同螳臂挡车的谏言成为了裴炎的政治遗言,几个月后,他就被武后以勾结徐敬业谋反诛杀。
再说刘祎之。他和裴炎一样,为武后所提拔,却也在武周代唐前成为反武保唐的斗士。面对武则天日渐暴露的篡唐野心,大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刘祎之抱怨说,武氏应该还政睿宗李旦,“以安天下之心”。结果,此时正值武后“匦检制度”的高潮期,他立即就被人给告密揭发,不久就被武则天给罗织罪名赐死了。这里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当使者宣读完圣旨后,刘祎之领旨一看,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皇帝诏令)?”
上一篇:空腹为什么不能大量饮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