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家里如何正确的为孩子营造学习氛围?
孩子,父母,家庭在家里如何正确的为孩子营造学习氛围?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特意搞了一个开放式厨房,备菜洗菜时可以远远看一眼孩子,只要不驼背就ok了,甚至可以大声报听写。她写完,有不会的放在一起统一问,然后该检查检查,该签字签字,不要一直近距离盯着。换位思考一下,你在电脑上敲字,领导就站在你身后一个字一个字盯着,不自在吧?
家里没有电视,所以她写完作业天气好可以下楼玩儿一会儿,天气不好可以就在客厅地板上玩玩具,或者听iPad故事。现在会自主阅读了,也自己找书看,虽然看的都是什么米小圈之类的,但她自己喜欢看,能读懂,阅读速度也还流畅,我就很满意了。
屋子需要比较安静,也不用太安静,当然大人不能看视频开大声影响她,洗菜切菜炒菜,走来这些都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晚上决定出去吃饭,我也会在她身后懒人沙发上看看书,或者在另一张桌子上面练练毛笔字,不要特别直接地盯着她,但也不要脱离视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父母以身作则,有生活的热情,有上进心,对家庭对孩子有责任感。
第二,家庭成员有读书的习惯,家里有很多书,不要以为书只能整齐地摆放在书柜上,要把最近计划看的书随意摆放,比如沙发上,窗台上,床头柜上……。好处是孩子随时或无意间都能看到书,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无意间爱上读书。
第三,父母不要沉迷于手机和电视。尤其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不要开电视。
第四,尽量让孩子接触身边优秀的朋友,聚会或一起聊天,要给孩子传递正能量的东西,让孩子懂得成功的人都是爱学习和有梦想的,要注意不该说的不说,多谈谈有意义的话题,让孩子受到熏陶。
第五,尽量给孩子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干净整洁的家庭生活环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半封闭的空间,让孩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空间,又不会完全离开父母的视线。
最好孩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房间里摆上一个书架张书桌,书架和书桌要让孩子自己整理。在孩子学习或者看书的时候,房间的门不能关,父母可以在家轻声做家务,看书看报,哪怕远着点看手机也成,只是手机不要发出声音。不能让孩子关上门独自学习,脱离父母的视线。这样不是在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反而会破坏孩子的自觉性。
孩子在学习或者看书的时候,父母不要经常去打断孩子,一会儿送杯水,一会儿送点水果,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律。
父母在家时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这样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情,以至于孩子会不安心学习。家庭氛围和睦,夫妻感情好的,孩子的心情也会愉悦轻松,对他的学习也有更好的帮助。
要跟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家长说的话,孩子才会听的进去。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不是代表孩子做什么都行,家长都支持。要提早跟孩子约法三章,建立规则。在规则下给孩子最大的自由。
父母其实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经常在家学习、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那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牢牢记在心里。
要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主要是看家长能不能给孩子建立一个好的形象,好的榜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营造和谐家庭教育氛围离不开家庭的和睦 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如果一个家庭的氛围是和睦、幸福、互助的,孩子自然会感受到温暖、快乐和幸福,同时和谐的家庭氛围也会使孩子性格开朗活泼,积极向上。在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中,我们父母或者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关心。这样我们的孩子从我们父母身上自然会习得这些优秀的品质,也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样长时间的熏陶孩子必然形成稳定的感受,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二、营造和谐家庭教育氛围需要父母的赏识 每个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独特的一面,他们或在某些方面强于他人,或在某些方面弱于他人,但这些都是孩子正常的成长规律。我们家长有些时候过于看重孩子的弱点,也就是“用过于高的标准”要求孩子,这个时候我们的责备、不理解、蔑视,都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反观,父母能用赏识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孩子,积极的肯定孩子各方面的成绩,哪怕是点点的进步,孩子也会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好的努力。比如,孩子在学习上暂时落后了,我们不能无端的数落孩子“怎怎考这么少啊?”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本,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这样,可以使孩子增加对家长的信任,感受到家庭的宽容,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 三、营造和谐家庭教育氛围应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当前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了孩子过多的宠爱,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因此,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感恩教育中的首席教师。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接触是一种全方位的密切接触,可以随时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潜移默化地实施感恩教育。作为孩子最初教育者的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善于抓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从点滴做起,让孩子从尊重老人,关心理解父母,为家庭分忧等小事做起,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大声地说:“谢谢”。经常引导孩子“孝敬爷爷奶奶的孩子是最棒的”“谁最辛苦啊”“妈妈我来帮你”,引导孩子关心和照顾生病的大人等。孩子是最纯真的,只要你给他创造一个机会,他就会将“爱爸爸爱妈妈”的语言化为实际行动,你要及时感谢孩子的施恩行为,“妈妈真高兴,你这么懂事”“谢谢你”等及时回报给孩子。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孩子的眼中看到浓浓的自豪感,看到他施恩的快乐,培养其感恩意识。
上一篇:大型盆栽怎么浇水好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