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直升机父母”,考虑过孩子的将来吗?
孩子,父母,自己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直升机父母”,考虑过孩子的将来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直升机父母”,考虑过孩子的将来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直升机父母恰恰是最担心孩子的未来的父母,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带来后果是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性格,可以说是用爱的名义绑架孩子。
关于教育,大多数父母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却不知施教人才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做为家长,要懂得放手。同时,要多学习,多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学习意识才是关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题主的提问,直升机父母,恰恰是最考虑孩子将来的。
只是他们考虑的,方法不对,方向不对。
什么叫做直升机父母?这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一个词汇,指的是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上空,凡事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包办的父母。
中国式正是直升机父母的大国。这样的父母往往为了孩子好,却让孩子没了将来。
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培养一个孩子,什么叫做成功?
是孩子能够离开父母,还是孩子更加依赖父母?多数人想一想,就会知道是前者,但很多人又无形中做着后面的事。比如,凡事替孩子做主,以为这样孩子就能一帆风顺,却忘记了,这样的孩子,完全无法为自己做主,也无法独立。
其次,直升机式父母往往有过分的担忧。
但很多人无法认清,这份担忧是来自自己,而不是来自孩子。
比如孩子成绩稍微不好,立刻觉得:完了,未来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各种脑补的忧虑画面都来了…而实际上,这是父母根据自己生活得出的判断,孩子的生活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样。
当父母无法放下,但有就会过分的控制孩子,所以,教育的第一步是父母要成长。
直升机式父母缺乏了对孩子的相信和尊重。
比如学习这件事,如果孩子认为是自己的事,父母也相信孩子,就不要过度地插手,除非孩子需要协助。
但很多父母不放心,这份不放心的背后是不相信,当父母流露出不相信时,孩子也会不相信自己。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所以,直升机式父母要把关注点从关注孩子放到关注自身,当自身成长了,没有那么多担忧了,孩子很多事儿也就顺了。每一个人只能改变他自己,我们对孩子最大的爱是相信他。
我是@亲子故事莲君说 ,欢迎关注并转发,也请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有轻松教养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相信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知识,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尤其是现在几乎任何行业,都是以文凭为敲门砖的年代。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培养他(她)爱好学习,认真学习的习惯。偏偏孩子又是天性好玩且没自控力,如何引导孩子就成了诸多家长头疼的难题。
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家长通常都是用自己主观意识去要求孩子,有时候就会得到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这点我是深有感触。
我家小子现在上初中,开学前和我说上学期间如果作业完成得早,每天用五到十分钟电脑,周末周日每天半小时。当时我想,只要学习认真,劳逸结合也可以,就答应他了。开始几天还能信守承诺,一个星期后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承诺,二十分钟,半小时,日益得寸进尺。我一气之下,把鼠标藏了起来,这下不得了啦,一天进出门都给我拉着个脸,说话像了吃火药一般。
试着和他沟通,以我家几兄妹为例子(刚好我家六兄妹,三个上学多的都有一份正式的工作,三个上学少的都是打工生活),他竟然说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不要把你的想法强加在我身上,我不想成为一个读死书的人,想想都让人抓狂。
做为父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首先健康快乐的成长,考取一个理想的学校,找到一个心仪的工作,但是,这份心愿是好多孩子不能理解的。不知道,茫茫人海中,有多少和我一样初衷和一样困扰的父母。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云:“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每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都与其所经历的故事成正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需要给予龙凤成长的体验,最基本的就是什么样能规属于龙凤之列。比如西方的贵族,那是拥有严格的礼仪规程的;东方贵族也是如此,贵族的礼乐就是行为规范,之所有“......礼不下庶人”说的就是贫民基本没有办法践行贵族的礼乐。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是无可厚非的,但真正能成为龙凤的一定是精神、思维充分自由的。龙凤至于德育与礼乐之上,龙凤不等于自诩自画,龙凤需要“为人民服务”。因为,每个人的价值都来自于您为他人服务,被他人所需要的程度......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