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作为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木工活水平如何?
木匠,皇帝,他的作为明代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的木工活水平如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他绝对算不上什么好皇帝,但他真是一个好木匠他的手艺的确很高。
史书上记载,明代天启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
朱由校亲手制作的娱乐工具也颇为精巧。他用大缸盛满水,水画盖上圆桶,在缸下钻孔,通于桶底形成水喷,再放置许多小木球于喷水处,启闭灌输,水打木球,木球盘旋,久而不息,朱由校与妃嫔在一起观赏喝彩。有一次他做了个花园,里面的可以走路,鸟可以唱歌,水能流动。
酷爱建筑
朱由校喜欢建造房屋,喜弄机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掉,重新造新样制作,从不感到厌倦。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朱由校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小巧玲珑,巧夺天工。他还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馆,雕琢细致,堪称当时一绝。朱由校喜欢蹋球,常与太监在长乐宫打球,朱由校觉着玩起来不过瘾,就亲手设计,建造了五所蹴园堂。
朱由校酷爱建筑,还表现在对朝廷建筑工程的关心上,天启五年(1625年)到天启七年(1627年)间,明朝对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进行了规模巨大的重造工程,从起柱、上梁到插剑悬牌,整个工程中朱由校都亲临现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木工水平超一流,毕竟皇帝是副业,做木匠才是主业!
明熹宗朱由校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的一朵奇葩。
把朝政大权交给太监魏忠贤负责,自己一心专注于土木建筑,其木工水平可以说是只比木匠鼻祖鲁班稍逊一点。史书中记载他小到桌椅、漆器、床、梳匣,大到亭台楼宇只要是他看过的就都会造,而且都精巧绝伦,出人意料。
他还爱钻研创新,之前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木工水平超一流,毕竟皇帝是副业,做木匠才是主业!
明熹宗朱由校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的一朵奇葩。
把朝政大权交给太监魏忠贤负责,自己一心专注于土木建筑,其木工水平可以说是只比木匠鼻祖鲁班稍逊一点。史书中记载他小到桌椅、漆器、床、梳匣,大到亭台楼宇只要是他看过的就都会造,而且都精巧绝伦,出人意料。
他还爱钻研创新,之前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按照我大清的说法就是“有明一代皇帝多混账”,都不务正业,昏庸无能。有炼丹的,有唱戏的,还有做木匠的。
朱由校就是这个木匠皇帝,至于水平如何,用过一句话来概括“木匠中地位最高的,皇帝中木匠活最好的”。
事实上朱由校木匠水平确实高超,至少是一流水准。当皇帝的要学习木匠手艺,那必然是有全国最好的师傅来教导。并且他不理朝政,一心扑在木匠事业当中,水平断然不会低了。
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朱由校对木匠这个行业非常感兴趣。他不理朝政都可以把东林党等文官集团整得服服帖帖,可见智商也是很高的。有兴趣,又有智商,学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所以民间有人说,朱由校的水平肯定是赶不上祖师爷鲁班的,但也只是差一线了。
朱由校不仅手艺精湛,还能推陈出新,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改造。比如当时的老式床样式普通还极为笨重,于是亲自操刀设计了可折叠的移动床,并且上面的雕花精美异常,让正儿八经的皇家木匠都自惭形秽。
紫禁城的三大殿在他在位期间曾经翻修过,他也是亲自设计施工,到后来他亲自设计并施工的三大殿翻修是最少的。
他还精于微雕,史书上说他曾经缩小建了一座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精妙异常,巧夺天工。
这还真是一位被皇帝职业耽误了的木匠呢!可惜英年早逝,而且没有作品流传于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